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金属工艺   1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对Ti-5Al-1.5Nd,Ti-5Al-4Sn-1.5Nd(质量分数,%)两种钛合金中析出相长大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d的钛合金的快凝态基体中分布着大量近球状的析出相,并沿晶体的晶界、亚晶界、位错线等处呈串状析出.在650-800℃温度范围内经不同时间热处理后,析出相逐渐聚集长大,但长大速度都很慢.Ti-5Al-1.5Nd合金中析出相为立方的Nd_2O_3,其长大激活能为117kJ/mol.加入Sn后,析出相的分布更加弥散,析出相中Nd和Sn的平均原子比为1.37:1,经衍射花样的标定,判定为正交的Nd_5Sn_4,其长大速度更慢,长大激活能为170kJ/mol.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总应变幅下对高层错能粗晶纯铝进行疲劳实验直至达到近似相同的累积应变量,然后再在不同温度(200、330和450℃进行退火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疲劳位错结构及其退火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粗晶纯铝疲劳位错结构主要为胞结构,胞尺寸随着外加应变幅的升高逐渐减小,胞壁逐渐变得致密,胞内位错密度下降;粗晶纯铝疲劳处理后在3个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所有样品的疲劳位错结构均发生明显的回复现象;只是在相对较低温度200℃退火时,低应变幅下形成的位错结构的回复机制主要为空位消失和异号位错相消,而中、高应变幅下位错结构的回复机制主要表现为多边形化回复机制。粗晶纯铝经不同总应变幅疲劳后的DSC曲线测量结果与TEM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颜莹 《世界电信》2005,18(8):56-56
西门子与其合作伙伴NEC于近日联合宣布,双方将协助H3G爱尔兰公司部署3GWCDMA/UMTS网络。这将是西门子和NEC参与的第8个H3G公司的3G网络项目。H3G爱尔兰公司计划利用西门子和NEC提供的设备进行全国覆盖。此前,H3G爱尔兰公司于今年7月26日推出了3G服务,覆盖爱尔兰60%的人口,而话音和短消息服务则覆盖爱尔兰99.5%的人口。  相似文献   
4.
再结晶对Ni47Ti44Nb9形状记忆合金棒相变和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光学显微镜(OM),DSC和XRD,研究了直径19 mm Ni47Ti44Nb9热轧棒材再结晶对相变和织构的影响,为该合金棒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热轧棒从450℃开始发生明显再结晶;从850℃/90 min真空退火棒材的中心到边缘,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Ms降低,马氏体转变区间变窄,热滞增大;热轧棒中形成了较强的γ丝织构,600℃/90 min退火后,γ丝织构强度稍有下降,退火温度升到850℃,丝织构明显减弱,等密度线发生漫散,形成了新的织构组分,这有利于改善棒材径向方向的恢复应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XRD、DSC和拉伸试验机对热轧和冷轧Ni47Ti44Nb9形状记忆合金板材的织构、相变、拉伸和恢复性能进行研究,以便为提高Ni47Ti44Nb9合金的性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热轧板材中的{001}áuv0-和γ丝织构较强,冷轧板材的织构主要为γ丝;850 ℃退火冷轧板材的Ms点低于热轧板材的,且热滞明显提高;沿850 ℃退火板材轧向(RD),应力诱发马氏体临界应力σM最高,与轧向成45-角方向最低,且冷轧板材的应力诱发马氏体临界应力高于热轧板材的;850℃退火冷轧板沿不同方向可恢复应变基本接近,热轧板材存在差异,沿横向(TD)和45-角方向高于冷轧板材.  相似文献   
6.
采用XRD、SEM和拉伸试验机对热轧Ni47Ti44Nb9形状记忆合金板材的织构及其对拉伸和恢复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便为改善该合金的力学和记忆性能提供理论依据。热轧板材的织构主要为{001}uv0和{111}uvw丝,沿轧向(RD),{001}uv0丝织构中强组分向{001}010靠近,{111}uvw丝织构中的{111}112和{111}165组分较强;沿横向(TD),强织构组分为{001}010和{111}132;热轧板材经高于再结晶温度热处理后,沿轧向,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临界应力最高,与轧向成45°角方向的临界应力最低,且沿横向拉伸断口表面出现很多微裂纹;经850℃热处理后,临界应力随着冷速的加快而降低,且该温度下退火板材的织构对可恢复应变的影响不明显,基本在7.0%~7.4%。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对Ti44Ni47Nb9合金热轧棒材的组织和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i44Ni47Nb9合金在750~950℃保温30 min淬火后,发生了回复和再结晶,合金由TiNi基体相、沿基体相晶界和亚晶界分布的β-Nb相以及少数(Ti,Nb)4Ni2O氧化物相组成;退火后在基体相晶界和晶内分布的β-Nb相颗粒明显增多,氧化物相的数量也增加;淬火并时效后,β-Nb主要分布在基体相的晶界处,氧化物含量稍有增加.氧化物的存在和β-Nb相的析出使退火或淬火并时效后样品基体相中的Ni/Ti比值增大.慢冷或淬火后时效降低了合金的Ms点,提高了马氏体相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颜莹  张彩碚 《金属学报》1999,35(12):1284-1288
测量了2024Al及其复合材料超塑变形到不同应变量时的正电子寿命谱,讨论了缺陷数量随应变量的变化规律及缺陷类型的相互转化规律,同时也讨论了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超塑变形过程中空洞形核机制,控制空洞长大的因素及微观缺陷对超塑性影响。结果表明;2024Al合金中的缺陷数量无增加,当延伸率达到80%后显著降低;变形过程中晶格缺陷从变形初期的空位对或位错转变为变形后期的单伫位或位错,并且空洞的尺寸也在随变形量  相似文献   
9.
颜莹  金伟  曹名洲 《金属学报》2008,44(2):139-144
利用OM、DSC和XRD,研究了Ni47Ti44 Nb9合金热锻棒、热挤压管材和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冷轧管材的组织,织构和相变.结果表明:热锻棒中的B2相呈较宽的纤维状,主要织构接近{112}<111>和{123}<111>;热挤压管材纤维组织变细且发生碎化,多数晶粒的取向靠近{111};冷轧管材的B2相纤维组织发生严重碎化,抑制了冷却过程中马氏体相变的进行, {111}<110>和{112}<110>成为主要织构.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冷轧管材硬度下降, Ms和As点升高,热滞减小.冷轧管材经600℃/90 min退火,{111}<110>和{112}<110>织构显著增强,经850℃退火,再结晶晶粒明显长大,Ms点显著提高,热滞和硬度下降.晶粒取向偏离{111}<110?和{112}<11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应变速率对超细晶材料高温变形特点的影响,通过压缩实验以及显微观察,系统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等通道转角挤压Al的变形和损伤特点以及显微微组织。结果表明:应变速率的提高消除了等通道转角挤压Al在变形温度T≤473 K时表现出的应变软化现象,并且大大提高了变形温度在473~573 K范围的屈服强度和流变应力。等通道转角挤压Al的塑性变形主要由剪切变形控制。当应变速率为1×10~(-3)s~(-1)时,变形温度T≥473 K时可观察到沿剪切带形成了大量裂纹,并且二次剪切带基本消失。而当应变速率为1×10~(-2)s~(-1)时,只有在变形温度低于473 K时才能观察到沿剪切带形成的裂纹,并且当压缩温度T≥473 K时,二次剪切带变得更加清晰。等通道转角挤压Al的显微组织主要由亚晶组成,应变速率的提高抑制了亚晶的长大,从而导致高温屈服强度和流变应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