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填料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研究了粉煤灰、钢渣、高铁尾矿、铁尾矿、铁屑五种产量较大的矿冶废弃物作为人工填料对生活污水中TP、TN及COD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24h内五种填料对污染物的去除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五种填料对TP的吸附比较明显,其中粉煤灰和钢渣去除效率最高,10min内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同时发现五种填料对TN、COD的吸附效果不理想,在24h内TN和COD去除率最高的均为钢渣,分别为15.73%和12.38%。  相似文献   
2.
排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排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参照美国EPA 8000系列方法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将排湖表层沉积物分为上(0~2 cm)、下(2~10 cm)两层,依次分析上下两层沉积物中残留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为9.71~123.62 ng/g,沉积物上层中的OCPs含量明显高于下层。DDD/DDE值则显示上层沉积物DDT的降解主要处在厌氧条件下,而下层处在好氧条件下。较低的α-HCH/γ-HCH值说明周围环境中有林丹的输入。对照Ingersoll风险评估标准,认为排湖上下层沉积物中有机残留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性,会对该湖水产养殖和底栖食泥生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本质原因是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当外源磷得到控制后,控制湖泊中内源磷的释放成为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重点。传统控制内源磷释放的方法有多种,如铝盐、铁盐混凝沉淀法,底泥覆盖法等,这些方法可能产生磷的重新释放、二次污染等问题。锁磷剂对控制内源磷的释放表现出明显优势,具有控磷效果好、无污染、无生态风险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最新的锁磷剂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控制湖泊内源磷释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性质、不同来源(内源和外源)的有机酸对芘共存时萘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结果显示,萘芘共存时,土壤中产生竞争吸附,使土壤对萘的吸附容量减少,但由于富里酸的分子量特性,增加了萘在富里酸内源土样的吸附量;萘芘共存时,外源有机酸的存在促进了土壤中萘的吸附,柠檬酸的促进作用强于富里酸。芘共存时浓度的增加,减少了原土对萘的吸附,减少量达到65.3%;增加了外源富里酸和柠檬酸土样中萘的吸附,增加量分别达到14.1%和6.7%。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以梧桐叶为原料的生物炭(BC),并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负载在梧桐叶基生物炭上制备β-环糊精改性生物炭(β-BC)。采用比表面积分析和红外光谱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并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镉离子(Cd2+),考察吸附时间、投加量、吸附剂用量和pH等不同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生物炭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均稍有下降,β-BC对Cd2+的去除率高达99.2%,比BC高14%,且更快达到吸附平衡。此外,BC对Cd2+的吸附满足伪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β-BC对Cd2+的吸附满足Elovich方程模型,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BC和β-BC均有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于2018年12月采集鄂东某白茶园表层土壤并开展土壤重金属和PAHs含量分析,以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湖北土壤背景值为标准,探讨茶园土壤污染特征并作污染风险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6个茶园土壤采样点中的重金属Zn、Pb、Cr、As的平均含量低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