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利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 PDANPs),并以其为载体对Lecitase? Ultra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为0.15 mL/mg,固定化时间为9 h的固定化条件下,得到的酶活力回收率和蛋白固载率分别为71.2%和78.2%。对PDANPs和制备的固定化酶(PDANPs@Lecitase?Ultra)进行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纳米尺寸的PDANPs,且Lecitase? Ultra已成功固定在PDANPs上。与游离的Lecitase?Ultra相比,PDANPs@Lecitase? Ultra的最适pH升高了1个单位,最适温度升高了5℃,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显著增强。将PDANPs@Lecitase? Ultra用于山茶油脱胶,在较优条件下脱胶油含磷量可降至5 mg/kg以内,重复脱胶10个批次后,仍能保留57.6%的活性,表明P...  相似文献   
2.
在经过碱热处理的纯钛表面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提拉涂覆法制备含氟羟基磷灰石(FHA)-锶取代羟基磷灰石(SrHA)双相生物陶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检测涂层的相组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形貌,采用划痕法测定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是均匀和致密的FHA-SrHA双相涂层;与单相FHA和SrHA涂层相比,FHA-SrHA双相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力明显优于SrHA涂层,略低于FHA涂层;TRIS溶液中的溶解性实验结果显示3种涂层均发生溶解和钙磷酸盐的重沉积过程,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但FHA-SrHA双相涂层的溶解速率远远低于单相FHA及SrHA涂层,这表明可以通过双相涂层设计来提高生物陶瓷涂层材料的植入寿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新型结构出现紧随出版设计规程,这对新结构发展和推广应用非常及时,初读后感到尚不够完善,写了一篇短文,认为可以弥补不足,但参照有关文献详读后认为尚需进一步探讨,即基本公式应用条件规定不全,有违理论之处。未能根据理论提出可应用的范围。钢管混凝土的特点是除了钢管竖向分担荷载外,环向对混凝土还有箍紧作用,提高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箍紧力越大提高强度越多。但必须指出,此箍紧力是被动产生的,是靠混凝土受压后,径向产生变形,钢管才产生箍紧作用。所以箍紧力与钢管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质有关,也与钢管直径和管壁厚度有关,试想管径(D)较小,管壁很厚,既使将核心混凝土压碎也不可能使钢管环向张力达到屈服。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锶含量改性的生物玻璃(CaO-P2O5-SiO2-SrO),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相成分和形貌进行分析,采用浸泡法研究不同锶含量的生物玻璃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和模拟体液(SBF)中的溶解行为和生物矿化。结果表明:锶取代部分钙制备的锶改性生物玻璃为非晶结构,锶掺杂没有改变生物玻璃的微观结构;含锶生物玻璃与纯生物玻璃一样,在Tris和SBF溶液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但含锶生物玻璃表现出更缓的溶解速率,并且随Sr含量增加溶解速率下降;同时,矿化生成的羟基磷灰石(HA)结晶性变差,表明Sr的加入可以有效地调控生物玻璃的溶解速率,使设计与制备一定溶解速率的生物玻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时代,5G通信技术的应用、普及,已经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地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媒介更加丰富。新闻编辑应该立足于传统媒体,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运用创新性思维的方式,融合新媒体的特点,从而为新闻编辑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以磷酸为活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溴化钾(CTAB-KBr)为复合改性剂,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高效吸附剂改性膨胀石墨(M-EG),通过SEM、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了制备条件,并探究了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以40%磷酸为活化剂、2.9%CTAB-1.8%KBr为复合改性剂,55℃下,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活化0.5 h和改性处理3 h,所制备的M-EG对Cr(Ⅵ)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在常温、pH≈5的条件下,80 mg·L-1 Cr(Ⅵ)废水经4.5 g·L-1 M-EG吸附120 min, Cr(Ⅵ)去除率可高达96.74%;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低温环境中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高温环境中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