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基于规则的信息抽取技术提出了一种互激励实体验证算法.该算法兼顾了信息抽取过程中互激励算法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实体等待队列,用于存储未被成功验证的实体,并以最大Jaccard相似度为原则进行实体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将该算法应用在基于规则的参考文献命名实体抽取中,其抽取的准确率要比SermeX系统高约15%,比Para Tools系统高约4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NIDS的检测技术、IP分片形成以及重组机制的分析,发现常用的NIDS的检测方法不能很好地检测包含在IP分片中的攻击特征,这是由于不同的系统对于分片的处理策略是不同的,不能根据NIDS的处理结果推断终端主机的处理结果,从而包含攻击特征的IP分片可以轻松地逃避NIDS的检测。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于抵抗IP分片攻击的方法,通过在NIDS的前端串行地加入一个流量预处理引擎TPE,对IP分片进行预定的规则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抵御90%以上的IP分片攻击。  相似文献   
3.
以4种不同Al2O3含量的矾土及SiO2微粉和Al2O3微粉为原料,以Al(H2PO4)3/H3PO4和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和促凝剂,通过混炼、成型、养护、烘干等工序制备了Al2O3-SiO2质可塑料。通过引入不同品位矾土原料,重点研究不同Al2O3含量的矾土原料对烘干后及1100℃烧后可塑料体积密度、常温强度、烧后线变化率、耐磨性、矿物相组成及基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矾土Al2O3含量增大(即提高矾土品位),烘干后和烧后Al2O3-SiO2质可塑料体积密度逐渐增大,常温强度减小。随着原料矾土品位提高,可塑料烧后矿物组成中刚玉相特征峰强度会逐渐增强,矾土中杂质及铝酸钙水泥对可塑料起助烧结作用。矾土中Al2O3含量增大,会增大骨料颗粒强度,但会降低基质烧结性,最终导致基质与骨料强度匹配性变弱,烧后可塑料磨损量增大,耐磨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接触灌浆的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参数、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试验检测方式、手段、结论及在相类似地层水闸底板脱空中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长代谢、共代谢原理及易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存在形式与形态的影响而改变其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综述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知识,探讨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Φ10 mm螺纹钢四切分生产中18架轧机至3~#剪处堆钢的问题。运用统计列表的方法分析产生堆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堆钢问题的办法,从而使该处堆钢支数与总切废支数的比例得到了明显地降低,保证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针对棒材Ф550粗轧机组轧辊发生的辊颈断裂事故,分析出产生原因为球墨铸铁轧辊辊颈强度不足。通过选用半钢轧辊、重新优化设计其配辊,校核与计算Ф550半钢轧辊辊颈强度,能够满足生产需求,避免了轧辊辊颈断裂的事故,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Φ10 mm四切分螺纹钢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的弯钢问题,从水箱冷却、钢尺寸、加热温度、倍尺剪切参数和喷嘴磨损5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弯钢问题的改进方法,使冷床上的弯钢现象明显减少,节省了停车处理时间,保障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9.
利用化学镀方法获得了(Ni-P)-Si3N4复合镀层,并研究了Si3N4颗粒含量、pH及热处理条件对镀层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表面平整,Si3N4微粒均匀复合在镀层中。机械性能测试表明,镀层的硬度与耐磨性能随着镀液中次磷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镀液中Si3N4质量浓度为10g/L时,镀层硬度及耐磨性最好,热处理后的镀层硬度高达1088HV。  相似文献   
10.
以大连市南部滨海大道东端桥隧工程超大跨度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GTS有限元程序对超大跨度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采用不同开挖方法、不同支护方式情况下围岩位移场、二次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以及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优化比选,提出适合工程实际的最佳开挖及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