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强结构钢为获得最佳的强韧性一般采用调质热处理,其表面氧化铁皮对钢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两种表面状态的钢进行了热处理,研究钢表面氧化皮结构及其形成。氧化皮均为四层:最外层为α-Fe2O3层、次外层Fe3O4、中间层Fe1-yO和紧邻层。喷丸使氧化铁皮层间相混,并减少中间层Fe1-yO中先共析Fe3O4析出和抑制共析反应,紧邻层与钢中含Cr有关,EBSD分析该层氧化铁皮中含有FeO·Cr2O3和Fe3O4颗粒。  相似文献   
2.
选取700 L作为试验用典型钢种,利用高温同步热分析仪(TGA)研究了热轧过程中不同卷取温度和冷却速率条件对氧化铁皮结构转变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450~500 ℃为700 L共析转变的“鼻温”区间,此时共析转变的孕育期最短,容易发生共析转变,生成大量的共析组织(Fe+Fe3O4)。相较于其他成分钢种的氧化铁皮共析组织转变规律,700 L中添加的Mn、Nb、Ti元素会使晶粒细化,进而使参与反应的离子的扩散通道增加,并最终使共析转变速率发生一定的延迟,共析“C”曲线整体出现向左偏移。   相似文献   
3.
回火是改善材料残余应力的必要手段,但低碳钢因其碳含量较少,导致回火过程残余应力的松弛度不足,制约了低碳高强钢的生产和应用。通过应力实测、组织表征和塑性行为分离等研究了低碳钢不同回火阶段的塑性行为及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n配分是低碳钢残余应力松弛的主要机制。在600~650℃Mn配分阶段保温15 min,试验钢的残余应力水平由388.23 MPa下降至88.11 MPa,为回火前的22.70%,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分别由618 MPa、728 MPa和13.75%上升至701 MPa、807 MPa和16.77%。因此,利用低碳钢在回火过程中的Mn配分行为,不仅可以充分松弛其内部的残余应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成刚  单文超  刘怡私  杨名  王皓  曹光明 《钢铁》2021,56(9):129-135
针对热轧生产流程实际工况,系统研究了热轧、卷取阶段的三次氧化铁皮演变规律,旨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热轧生产工艺控制氧化铁皮结构,利用热轧后生成的氧化铁皮作为防护屏障,提高钢材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轧制温度下,三次氧化铁皮结构从外到里分别为Fe2O3、Fe3O4和FeO,由于FeO中的阳离子空位密度大,导...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变形温度、冷却速率和卷取温度对抗拉强度650 MPa级Ti-Nb微合金化汽车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工业试制。结果表明:随着板坯加热温度的升高,实验钢中的析出物回溶于奥氏体中,使得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综合考虑奥氏体晶粒尺寸大小和均匀程度,实验钢的最优奥氏体化温度为1 220℃;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实验钢中的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少,晶粒逐渐粗化,实验钢的硬度变化是细晶强化和相变强化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实验钢中铁素体含量逐渐降低且晶粒逐渐细化,实验钢硬度增加;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硬度逐渐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优的卷取温度为650℃。基于热模拟研究结果,在工业现场成功制备出抗拉强度650 MPa级高强汽车用钢,其组织为铁素体和少量的贝氏体;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为593 MPa, 676 MPa和24.2%,满足EN 10149.2—1996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