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保障桥梁安全,移动模架必须进行竖向荷载静压试验,试验期间的变形观测是计算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及进行预拱度设置的基础.讨论了移动模架试压试验的变形监测点的选择、变形观测方法和挠度计算方法、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的求解计算和预拱度设置等问题.实践表明,变形观测方法要以不低于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为宜;弹性变形应根据混凝土实际密度计算,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修正;造桥机主梁荷载作用后的弹性变形影响在预拱度设置值计算时应一并考虑.  相似文献   
3.
为了指导矿山救援,提出了确定救援钻孔精度应采集的参数,用误差理论分析了影响救援钻孔精度的因素,对救援钻孔施工误差的合理值进行了研究,对传统的钻孔施工误差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通过实例说明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在人员位置和钻孔放样精度一定的情况下,钻孔施工误差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定位的需要,根据精度要求和相关规范采用GPS定位方法建立了控制网,平差和精度评定表明,GPS定位是建立煤田地质详查区控制网的最优方法之一,同时指出了GPS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隧道拱顶下沉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及时掌握隧道整体的稳定情况,需要进行隧道拱顶下沉监测.在介绍隧道内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的建立方法的基础上,说明了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重点讨论了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静力水准仪法精度可靠,但对于大断面隧道,操作相对不便;三角高程测量法可迅速测出相对拱顶下沉值和绝对拱顶下沉值,前者可以自由设站,后者可在控制点上设站,操作灵活方便,但不能实时连续观测;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无论巴赛特系统、全站仪动态监测系统或者断面仪动态监测系统,均可实现全天24小时无人值守、连续监测隧道拱顶下沉变形,但如果布置许多断面,硬件成本甚高.实践中,应相机抉择综合采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路线,讨论了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实现职业路线的具体途径,强调青年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面提升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在职业实践过程中面对各种对自己成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青年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自己的规划,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某煤田地质勘探区大比例尺测图GPS测量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满足某煤田地质勘探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定位的需要,讨论了在煤田地质勘探区控制测量的精度需求,根据此要求用GPS定位方法建立了控制网.测量平差和精度评定表明GPS定位技术是建立煤田地质详查区控制网的最优方法之一,同时指出了GPS测量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激光点云建筑裂缝提取方法,在对激光点云进行分割的基础上,通过计算面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面片面积、面片相似度等特征,依据建筑裂缝先验知识,利用面向对象的激光点云分析方法对裂缝周围面片进行识别,选取建筑裂缝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建筑裂缝进行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河南省某煤田地质详查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定位的需要,讨论了在煤田地质详查区建立控制点的精度需求,根据该精度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用GPS定位方法建立了控制网,平差和精度评定表明GPS定位是建立煤田地质详查区控制网的最优方法之一,同时指出了GPS测量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用测量机器人进行跨海高程控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测量机器人在青岛海湾进行跨海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案,论述了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为保证观测精度,采取了提高观测质量的措施。实践表明,加密方案满足设计及相应的规范要求,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给同类工程带来较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