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油气输送中对抗硫管线管抗HIC性能要求和调质态无缝管线管的生产特点,着重对调质态无缝管线管组织控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试验验证了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等对无缝管线管调质态组织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组织状态对其抗HIC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调质态抗硫无缝管线管最合适的组织控制状态。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并搭配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控制获得均匀细小的回火B+F组织,从而有效提高无缝管线管抗HIC性能。  相似文献   
2.
赵存耀  刘耀恒 《钢管》2021,50(3):42-45
针对套管对焊连接下井,开发了一种X80钢级焊接下井型套管.设计了 3种焊接下井型套管的钢种,采用相同的冶炼、轧制工艺进行试制,并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调整钢管性能到X80钢级标准区间.分析了 3种设计钢种钢管的金相组织,评价其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并据此优选出最佳钢种进行工业化生产;调查产品的应用情况.分析认为:开发的X8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条新增热处理生产线的水淬设备。该设备在研发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外淋+旋转+内喷"淬火工艺,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通过对该水淬设备的工作原理、淬火工艺、结构特点的分析,说明了该设备改进后与原有水淬设备在机械结构、淬火效果、机械性能等方面的不同。生产实践表明,该新增水淬设备具备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具有铁素体加回火马氏体两相组织的高铬合金强度高、韧性好,同时抗腐蚀性能优良,在油气开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N、Cu、Mo、Nb、Ni、Cr元素含量对合金组织组成、力学性能影响,结果显示,降低N和Cu元素含量将使双相钢中铁素体比例提高,导致两相界面增大,使材料低温冲击韧性降低。Mo含量下降将使材料强度降低,少量Nb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强度提高作用不明显。提高合金中Ni、N、Cr、Mo元素含量将使奥氏体保持到室温下,材料组织转变为铁素体加奥氏体两相组织,材料屈服强度低于500 MPa。高温应力—应变曲线检测结果显示,双相合金在1 100~1 200℃范围内变形抗力较小,但轧制过程中易在铁素体、奥氏体两相界面处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5.
李铮  刘耀恒 《钢管》2020,(2):9-13
传统的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缺乏类似板材TMCP工艺的组织调控手段,不但同级别产品合金添加量明显高于板材,而且高强度产品只能通过后续热处理实现,成本及能耗明显较高。基于近年来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热轧无缝钢管在线控制冷却技术,研究了冷却工艺对产品轧态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轧后控制冷却工艺路径,可以有效地调控轧态组织,与常规轧态空冷管材相比,可大幅提高其强韧性,具备生产高强度无缝钢管产品的潜力。采用合理的成分设计,成功生产出Q 620级别高强度无缝钢管产品,其各项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高强马氏体不锈钢00Cr15Ni6Mo2在回火过程中的逆变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0 ~750℃之间回火,当回火温度达到670℃时,逆变奥氏体的体积分数达到峰值39%,该钢在670℃回火时的HV硬度为280,夏比V缺口冲击吸收能为187.5 J,也分别达到峰值.沿马氏体板条析出的逆变奥氏体,对提高该钢回火条件下低温冲击韧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感应加热对C-Mn淬火态钢管进行了快速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回火后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屈服强度相当,随回火温度变化规律相同,但抗拉强度前者高于后者约25MPa,且感应回火后延伸率明显高于传统回火的。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分析手段对比了感应回火与传统回火的组织差异,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相比传统回火,感应回火后析出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是导致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产石油裂化用P9铁索体合金无缝钢管的研制过程,以正火+回火和等温退火两种热处理方式对P9产品室温性能、瞬时高温拉伸性能、高温持久蠕变性能以及微观组织形貌进行分析。并把试验数据、主要化学成分控制水平、高温持久强度和应用业绩与进口管实物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产P9铁素体合金无缝钢管产品能满足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标准ASTMA335的要求,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9.
宝钢开展了深水钢悬链立管有关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国产化研究,利用460PQF轧管机组,成功试制了 10 in 和 12 in(φ273.1 mm×25.4 mm 和 φ323.9 mm×27.0 mm)两个规格立管样管,综合力学性能和可焊性评价指标均较好地满足中海油的技术指标要求.采用低碳、低碳当量的钢种成分设计,宝钢试制的立管样管实现了全壁厚方向均匀一致的贝氏体组织,硬度分布均匀且HV10可控制在≤230的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30℃低温冲击韧性,其中Akv2单值和均值均≥300 J,远远高于标准要求.另外,-30℃CTOD单值和均值在1.00 mm左右,显示材料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采用全自动GMAW环焊工艺进行评价,焊接接头不同位置(焊缝、热影响区)具有良好的韧性,-30℃下的Akv2值和-10℃下的CTOD值均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在应力幅为300 MPa时,疲劳寿命≥107次,显示具有良好的抗拉压疲劳性能.且疲劳寿命数据显示,相同应力水平下,寿命分散性小,寿命稳定,显示宝钢立管材料的组织性能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