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以电流场作为核素迁移的载体,研究某铀尾矿中U、Th在0、0.5、1.0、1.5V/cm直流电场条件下的释放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添加电场时,铀元素的浸出量小于自然淋滤条件下的浸出量,但土壤对铀的释放能力明显提升,且电场强度越强,释放能力越强,而钍元素则受其影响不大。在0、0.5、1.0、1.5V/cm电场强度条件下铀元素的累积浸出量分别为1.439、1.285、1.474、1.795mg/L,说明电场强度对U的释放以及迁移有促进作用。铀元素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规律和其他重金属元素的规律类似,都是阳极往阴极迁移,且电场强度越大,阳极附近富集的铀元素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以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及氧化硫硫杆菌三种混合菌种为受试材料,通过试验分析培养基中pH、Eh、Fe~(2+)和总铁的变化情况,研究氯离子浓度胁迫对混合菌活性的影响。利用[Fe~(2+)]/[Fe~(3+)]的比值及菌种对Fe~(2+)的得率系数对不同Cl~-浓度下细菌的比生长率进行拟合来表征不同Cl~-浓度的浸铀尾液对混合菌生长活性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混合菌对含氯浸铀尾液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当尾液培养液中Cl~-≤1.0g/L时,Cl~-对混合菌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当Cl~-浓度在1.0~5.0g/L时,混合菌对Fe~(2+)的氧化转化能力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随着Cl~-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当Cl~-=10.0g/L时,混合菌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填料构建了淹没式复合嗜酸亚铁氧化柱,考察不同亚铁浓度条件下实际铀矿浸出尾液在氧化柱内的长期氧化效果和温度变化对氧化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6~36℃条件下,在亚铁负荷分别为0.200gFe2+/(L·h)、0.325gFe2+/(L·h)和0.825gFe2+/(L·h)时,三组氧化柱均可长期稳定运行,出液氧化还原电位(Eh)平均值为629mV、620mV和596mV;在中温低负荷氧化柱内相对贫营养的耐低温菌易于优势生长,进入低温阶段后氧化柱仍可维持相对稳定的亚铁氧化负荷0.200gFe2+/(L·h);在中温高负荷氧化柱内中温菌易于优势生长,进入低温阶段后氧化柱亚铁负荷显著下降,其亚铁氧化负荷仅为中温阶段的1/3。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天然铀需求的不断增加,低品位及难浸铀矿的开采日渐受到关注,微生物溶浸是解决此类铀资源开发的重要技术之一。浸铀工艺主要为堆浸和地浸,大量的室内及野外微生物浸铀试验研究表明,微生物浸铀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是可行的。浸矿微生物经过诱导驯化,其耐受性可以得到明显提升,能适应高氟铀矿石、低温以及强酸等环境条件,如可在氟含量为2~3.98g/L的尾液中良好生长,在8~10℃的低温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活性,也能较好地生长于pH为1.2~2.0甚至低至0.6的强酸环境中。驯化诱导是提高菌种对浸矿环境适应性的通常的技术途径,采用土著菌并适当加以驯化培养,往往能获得对本土矿区适应能力更强的优良菌种。研究表明混合菌种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浸矿效果优于单一菌种的。微生物浸铀的间接作用是明确的,但微生物直接作用铀矿物的观点目前仍存在争论。从微生物浸铀机理、耐受性研究、菌种培养选育和微生物浸铀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4个方面,对近20年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就微生物浸铀尤其是在地浸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