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由温特帕克事务所(ArchitectsDesignGroupofWinterPark)设计的美国水上运动博物馆及名人堂正在兴建。该建筑将用于展示水上运动和纪念忧秀运动员包括观察塔滑水湖反射池塘和一堵跨越州界的彩色曲面墙。其造型充分体现了水上运动的自曲感而彻底抛弃了当地常见的塔楼和拱门样式。美国新建水上运动博物馆@初林  相似文献   
2.
当传统谷仓即将从美国大陆消失时蒂莫西史密斯事务所门(TimothyD Smith)在佛蒙特州迎宾中心的设计中采用了类似谷仓的形式(图14)。于去年11月开放的迎宾中心充分使用了农业形式和技术其主体采用人工砍伐的木材和传统板式屋顶以及其他一些令人联想起传统农业设施的细部处理如类似挤奶房的浴室等。这个设计获得了业主的青睬并促使该地区继续兴建类似风格的建筑。美国佛蒙特州迎宾中心设计采用农业设计元素@初林  相似文献   
3.
在意大利有100余年经营史的西门子公司近日举办产品展示会。这次展示会主要介绍该公司在设计技术和财政运作万面的成就。该公司致力于光环境研究并在降低照明和供电系统能量消耗提高产品寿命和环境保护方面卓有建树如寿命达6万小时的“Endura灯泡以及完全环保型的”LumiluxPlusEec日光灯管等。在建筑光环境设计方面特雷维索老市中心街道照明工程以及圣玛丽亚教堂照明设计等都是令人瞩目的佳作。西门子公司产品展示会在意大利举办@初林  相似文献   
4.
建筑师沈祖海近日荣获建筑师在海外的至高荣誉——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FAIA)成为台湾地区继张德霖建筑师后的第2位获奖者。该项荣誉审核极为严格建筑师的作品著作和国内荣誉均在审核范围之内。沈祖海先生经由罗小未、潘冀陈迈王纪鲲张俊哲,叶能哲和林光美等人推荐历经严格审核获得该项殊荣。建筑师沈祖海被授予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初林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透射电镜(TEM)对复相钢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基于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的强塑性机制。结果表明,将退火温度设定在单相奥氏体区和(γ+α)两相临界区,由于微观形貌特征的不同致使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区别。退火温度(915℃)在单相奥氏体区时,微观组织由27%先共析铁素体、56%块状贝氏体以及分布于晶界处的17%残留奥氏体组成;组织中的先共析铁素体,其塑性优于再结晶铁素体,更有利于发挥协调变形作用,通过缓解应力对残留奥氏体的作用而有效发挥其TRIP效应;同时均匀分布于晶界处纵横比>2.0的块状残留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由于受到相界面及块状硬质相贝氏体的阻碍,TRIP效应的贡献较大且可在整个应变阶段持续地发生。在晶粒尺寸、组织形貌、晶体学结构、V(C,N)析出和位错塞积,以及TRIP效应的共同作用下,915℃退火后复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756和1135 MPa,强塑积可达到26.446 GPa·%,同时具有优良的伸长率和扩孔性能,分别为23.3%和56%。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控微观组织形貌及各相组织配比,进一步优化超高强复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研究其强塑性提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820℃的(γ+α)临界区温度退火工艺条件下,显微组织由约37%铁素体、49%贝氏体以及14%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组成,其中铁素体组织以再结晶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两种形态存在;贝氏体呈块状;残余奥氏体呈不规则颗粒状,主要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处或铁素体与贝氏体相界面间,其晶粒大小与其周围“贫碳区”BCC晶粒尺寸大致成正比。在910℃奥氏体单相区退火时,显微组织由约19%先共析铁素体、61%板条束状贝氏体型铁素体以及厚度在60~130 nm范围的20%片层状残余奥氏体组成,其中贝氏体铁素体以再结晶γ晶粒作为相变的块状基准单元且呈不同位向分布;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达85.4%;基体中V(C,N)第二相粒子为相间析出,析出粒子直径为3~9 nm,平均列间距约31 nm,对材料的强度贡献计算值约为281 MPa。超高强复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与其微观形貌特征、晶体结构和晶体取向、第二相析出粒子、高密度位错以及残余奥氏...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种热处理工艺对超高强复相钢进行热处理,以得到不同的基体组织,并研究了其对超高强复相钢强塑性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验钢的基体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时,在软相铁素体、贝氏体和晶界残留奥氏体三相混合组织的变形协调作用机制下,其抗拉强度达到1124 MPa,伸长率达到20.3%。当试验钢的基体组织为以贝氏体组织为主时,组织中含量为16.6 vol%的残留奥氏体是以“不等厚”的界面形态存在于贝氏体板条间,可有效缓解应力集中,在抗拉强度增加至1263 MPa的同时,伸长率可达到18.4%;此外,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增加至51.4%,不仅有利于在变形过程中改变微裂纹的扩展方向,使其强塑积达到23.24 GPa·%,还可在扩孔变形过程中起到较好的“应力变向”和“协调变形”的作用,从而提高其扩孔率至5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