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金属工艺   4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中试试验平台完成高磁感取向硅钢27QG090实验室常化退火工艺过程,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常化退火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宏观织构。结果表明,高磁感取向硅钢27QG090常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宏观织构主要是以α织构、α*织构、铜型织构为主,兼有微弱的高斯织构,常化退火后的析出物主要是AlN,其平均尺寸约为40 nm。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的常化退火工艺为1120℃×3 min+920℃×3 min, 100℃水淬。  相似文献   
2.
对2250 mm热轧生产线生产的取向硅钢热轧钢带的合金体系进行了设计,制定了合理的加热制度和热轧轧制工艺。对添加稀土元素Ce的取向硅钢铸坯和热轧钢带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稀土元素Ce对取向硅钢低倍组织、热轧织构及成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能够细化取向硅钢连铸坯低倍组织和热轧显微组织,提高取向硅钢成品磁性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不同卷取温度对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BT600MC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冶轧实验室,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轧制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的3块钢坯,最终卷取温度分别控制在500℃、550℃和600℃,将轧制后的钢板放到模拟卷取炉保温2 h,自然降温。实验结果表明:当卷取温度为600℃时,铁素体晶粒更为细小均匀,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试试验平台冷轧试验系统完成高磁感取向硅钢27QG090冷轧工艺探索研究,利用蔡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实验室冷轧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宏观XRD织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压下率冷轧后高磁感取向硅钢27QG090显微组织为沿轧向伸长的纤维状组织,能够观察到不均匀变形区的剪切带。高磁感取向硅钢27QG090实验室冷轧后织构主要为α织构和少量{001}<110>旋转立方织构,冷轧规格优先选用0.27 mm和0.23 mm。工业试制冷轧板宏观织构为α织构和少量的旋转立方织构,主要集中在{114}<110>、{115}<110>织构,显微组织和织构均与实验室冷轧显微组织和织构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稀土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采用调质热处理工艺开发了一种具有防爆性能的稀土高强度防护用钢板BT700E。实验结果表明,钢板屈服强度达到767 MPa,抗拉强度达到800 MPa,延伸率达到18.2%,冲击功值平均大于150 J以上,BT700E钢板力学性能优良,同时具备抵御8 kg当量的TNT爆炸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对BT650REMC钢带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变形的热模拟试验研究,分析各种工艺参数对该钢种最终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速率10 s-1,终轧温度900℃,水冷,卷取温度560℃时,试样的显微组织较为理想,工艺制度最佳。为BT650REMC钢带轧制工艺的合理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正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65 mm厚Q345E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控轧控冷(TMCP)态钢板相比,经900℃正火的钢,其晶粒细小,全断面组织最均匀。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晶粒长大不明显,但珠光体含量减少,有球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膨胀法并结合金相法,采用相变仪Formast-F测定了800 MPa级水电工程用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的临界点相变温度和连续冷却转变静态CCT曲线,并研究了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Ac1为675℃,Ac3为875℃,Ar1为615℃,Ar3为739℃;当冷速小于0.25℃/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F)+珠光体(P)+少量贝氏体(B);当冷速在0.25~1℃/s时,相变产物为铁素体(F)+贝氏体(B);当冷速在1~5℃/s时,转变产物为贝氏体(B);当冷速在5~20℃/s时,转变产物为贝氏体(B)+马氏体(M);当冷速大于20℃/s时,转变产物为马氏体(M)。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修正的Johnson-Cook(m-JC)本构模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流变行为的表征能力。利用不同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等温热压缩试验的试验真应力-应变数据来计算本构模型的材料常数,建立了关于304奥氏体不锈钢的m-JC本构模型。通过比较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均方差,评估了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修正的JC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6.77%,相关系数为0.987,均方差为11.2 MPa, m-JC本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短流程CSP和半连轧2250 mm两种不同热轧工艺所生产的50W600无取向硅钢,进行力学拉伸试验、显微组织观察及织构分析,研究两种工艺生产的无取向硅钢在组织状态和整体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短流程CSP工艺生产的50W600无取向硅钢显微组织较为均匀,平均晶粒尺寸较2250 mm热轧工艺生产的粗大,热轧板力学性能略低。短流程CSP工艺生产的50W600无取向硅钢成品板酸轧、连续退火后不利织构相对较少,磁性能优于2250 mm热轧工艺生产的50W600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