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13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育果袋对苹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育果袋的透气性对苹果质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快速鉴别不同种类牛肝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快速鉴别不同种类食用牛肝菌。采集10 个不同种类93 个牛肝菌子实体的红外光谱,分析食用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特征;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Norris平滑(ND)、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小波压缩等方法对光谱进行优化处理;经优化处理的光谱数据分别建立马氏距离分类模型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果显示,牛肝菌在3 325、2 934、2 927、1 637、1 547、1 402、1 375、1 259、1 453、1 081、1 029 cm-1等附近有多个吸收峰,主要归属为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等的特征吸收峰。MSC+SD+ND(15∶5)和SNV+SD+ND(15∶5)两种预处理方式前10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5.58%、95.54%,基于两种预处理方法建立马氏距离分类模型,验证集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和95%。PLS-DA结果显示经MSC+SD+ND(15∶5)和SNV+SD+ND(15∶5)预处理不易于区分牛肝菌种类;原始光谱经正交信号校正及小波压缩(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 waveletcompression,OSCW)、优化处理并进行PLS-DA分析,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马氏距离分类模型不仅能反映样品的分类情况,同时计算出与测试样品相似度最大的物种,可为食用菌种类鉴别和未知物种鉴定提供可靠依据;OSCW预处理后进行PLS-DA分析能有效鉴别不同种类牛肝菌,为野生食用菌的鉴别分类提供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金属胁迫培养对2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方法]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典型细菌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培养方法,选择5种重金属离子Cu2+、Hg2+、Pb2+、Cd2+、Cr6+在不同浓度下对其进行胁迫培养,通过测定2种细菌的生长曲线,研究外源性重金属对2种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Hg2+、Cd2+毒性较强,2种细菌的增殖在高浓度时受到抑制,G+比G-更为敏感;当重金属浓度>50 mg/L后,5种重金属的对2种细菌的毒性顺序为Hg2+>Cd2+>Cu2+>Cr6+≈Pb2+.[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云南不同产地短葶飞蓬中野黄芩苷的含量,为短葶飞蓬的良种选育及GAP栽培提供依据.[方法]用HPLC法测定短葶飞蓬中野黄岑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岛津Shim-pack VP-ODS液相色谱柱(150.0 mm×4.6 mm,5μg);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40:6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8个产地的短葶飞蓬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差异较大,昭通巧家药山短葶飞蓬野黄芩苷含量最高(2.628%),昆明双龙镇短葶飞蓬野黄苓苷含量最低(1.59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好,适于短亭飞蓬中野黄岑苷含量的测定,为云南短葶飞蓬的良种选育及GAP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果油的香气成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洱茶籽油为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归一化技术,分析鉴定出茶籽油中30种挥发性物质,它们的分子量多在100左右,主要为醇、醛、酮、酯类物质,约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7%;香气成分中同分异构体有6种,占香气成分的53.3%;30种挥发性物质相互作用构成了普洱茶果油独特的天然香气.  相似文献   
6.
不同套袋方式对石榴果实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临潼石榴为研究对象,研究套袋方式(纸袋、膜袋)对石榴生长规律、石榴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栽培技术能明显改善石榴果实的色泽及光滑度,减少裂果率,增加单果重量;套袋石榴果实中还原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套袋)石榴果实,而可滴定酸含量略高于对照组果实;套袋石榴果实中重金属(Pb、As、Hg)含量、农药残留量(氯氰聚酯)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套袋)石榴果实.石榴套袋栽培技术是生产优质石榴,提高石榴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刺果油与普洱茶水抗菌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青刺果油、普洱茶油、普洱茶水及其两两混合物对六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结果发现,青刺果油、普洱茶水混合物对食品腐败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青刺果油、普洱茶水混合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混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抑菌pH范围及热稳定性等,为其在油脂类食品、水果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机械压榨茶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分别确定了最佳水化脱胶、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及真空脱臭等工艺条件,按照此工艺即可生产出优于GB11765-2003标准的优质茶籽油.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果油中金属离子,是引起普洱茶果油酸败、高温褐变主要原因。为有效降低普洱茶果油中金属离子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较水化脱胶、磷酸脱胶、柠檬酸脱胶法获得脱胶茶果油中铁、铜、锰、镁等金属离子含量;结果表明,磷酸脱胶对金属离子去除效果最好,该测定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5~7.7,回收率为80.1%~127.05%。  相似文献   
10.
李祥  李进  曹万新  文星  兀浩  史云东 《中国油脂》2012,37(11):54-57
利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茶籽粕中的茶皂苷。以茶皂苷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pH 5.1,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130 min,纤维素酶加入量1.125 mg/mL。在此条件下茶皂苷得率为20.23%。对纤维素酶酶解前后的脱脂茶籽粕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酶解后茶籽粕颗粒表面变得粗糙、颗粒之间相互粘连,证实了纤维素酶对茶籽细胞壁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