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交鲁山—东天山火山岩带位于大兴安岭德尔布干成矿带东北端,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了一处显示Au成矿潜力的HS-8化探组合异常,运用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方法,对可能导致HS-8化探组合异常的深部隐伏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进行了查证。查证结果:共圈定地球化学组合异常6处,推断断裂构造4条;对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异常进行了槽探工程验证,并根据化学样分析结果圈出了6条金矿(化)体。研究表明,激电中梯测量视极化率(ηs)异常主要与黄铁(褐铁)矿化有关,成矿元素金在英安岩和流纹岩中具有明显的富集趋势,这两种岩石可能为金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型的闭环式双铁芯霍尔电流传感器模型。选用的双铁芯,一个是带有放置霍尔器件的缝隙的、用于直流电流传感器的铁芯,另一个则是用于交流电流传感器的无缝隙铁芯。这2种铁芯的结构和材料借助于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双铁芯电流传感器不仅能消除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的频率特性中的台阶现象,并且还能保持较好的精度和线性度。  相似文献   
3.
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为了研究该矿床在热液蚀变过程中的物质活化与迁移规律,本文对矿区内早三叠世蚀变斑岩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与基于标准化Isocon图解法的物质迁移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双尖子山矿区早三叠世蚀变岩样品中SiO2、K2O、Al2O3、MnO2等组分数据位于Isocon线的上方,表明在热液蚀变过程中Si、K、Al、Mn等造岩元素被带入至岩体,同时Cu、Zn等成矿元素,Li、K、Rb等碱金属元素,以及In、Cd等分散元素也都表现出带入的特征。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带出的特征,重稀土元素的迁移量大于轻稀土元素。热液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特征表明,双尖子山矿区的成矿热液富含成矿金属元素,并且具有碱性、富硅的特征。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对于理解矿床的形成过程,以及确定成矿流体的性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