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06Mn Nb钢中Mn、Nb含量,加热温度、轧制规程、轧后冷却及时效处理等工艺因素与轧后组织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关系。降低加热温度,采用合适的轧制规程,轧后在780—600℃之间以17℃/秒冷速冷却,碍到细小的针状铁素体晶粒,细小的M/A岛及少量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复合组织。提高Mn、Nb含量与加快轧后冷却有相似的作用。这样的组织比控制轧制后空冷的铁素体与珠光体组织,具有更高的σY和好的低温韧性。粒状贝氏体的数量与贝氏体束的尺寸,与加热温度和总形量有很大关系,贝氏体的韧性决定于贝氏体束的大小,大的M/A岛能诱发裂纹。针状铁素体晶柱尺寸,是决定钢的屈服强度与低温韧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控制轧制低碳含铌钢铁素体混晶的定量评定、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素体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即混晶)可用参数C.V_A评定.C.V_A定义为晶粒面积的标准差与平均面积之比。铁素体晶粒尺寸的C.V_A值与加热温度、轧制温度、未再结晶区的形变量及轧后冷速有关,进入未再结晶区轧前奥氏体晶粒平均直径d_A的影响最大。控轧钢中产生严重混晶的根本原因是形变未再结晶奥氏体促进γ→α转变形核不均匀性。 铁素体混晶对钢的屈服强度无明显影响,对钢的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与平均晶粒尺寸d_(F)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三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及未再结晶区热形变对粒状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组织形貌、亚结构、晶体位向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并根据形交奥氏体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对贝氏体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低碳微合金化非调质高强度螺栓用新钢种14MnVNTi的强韧化机理,并对微合金化元素的作用机理及强化机制进行了论述。结果证明,新钢种14MnVNTi用于制造8.8级高强度螺栓,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ML35中碳调质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含钛钢热加工过程奥氏体再结晶动力学及其形核速率Nsv、长大速度G的关系;研究并探讨了形变诱发析出的第二相沉淀与再结晶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合钛钢的热加工奥氏体再结晶比碳钢迟缓,其推迟程度随含钛量增加越发显著;含钛钢的Nsv与G比碳钢小几个数量级。本实验条件下,再结晶动力学方程为V=1-exp(-at·N~(04.5)·G~K·t~K)。含钛钢在不同温度范围内以固溶Ti原子拖曳效应及Ti(CN)沉淀钉扎等机制阻止再结晶界面向未再结晶区推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3种不同含Ti量(0.04%-0.16%Ti)钢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及热轧后奥体再结晶的行为。在950-1200℃加热,含0.04%Ti钢奥氏体晶粒最小,其晶粒开始粗化温度在1 150℃以上。得出含Ti钢开始再结晶的临界形变率(εc)与原始奥氏体晶粒直径(D0)、轧制温度(T)间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含Nb,V的高强度低合金钢中相间沉淀对钢的强韧性的影响。本文以三种Nb-V钢(包括管线钢X65)和不含Nb,V的C-Mn钢(参考钢)为试验材料,利用等温处理+快冷工艺,在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的铁素体中获得了单一的相间沉淀。获得的相间沉淀的平均排间距为400~2000(?),平均质点直径70~120(?),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三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及未再结晶区热形变对粒状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组织形貌、亚结构、晶体位向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并根据形交奥氏体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对贝氏体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06MnNb钢中Mn、Nb含量,加热温度、轧制制度,轧后冷却等工艺因素与轧后组织性能的关系。采用低的加热温度、适合的轧制制度、轧后在780~600℃之间以每秒17℃冷速间断快冷,在06MnNb钢13mm厚的板带上既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又降低钢的脆性转化温度,并得到细小的针状铁素体(d<4μm),细小的M/A岛及少量粒状贝氏体的复合组织。研究了各类组织在断裂中对裂纹形成及裂纹扩展的作用;分析了各类组织对强度和低温韧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