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注记对拉格朗日微分中值定理“中间点ζ”的性态作了进一步确定和探索,证明了“中间点”ζ的单调,连续和可导的一组充分条件。所得的结论是文献(2 ̄4)有关结果的很好补充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动解剖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课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整改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从桂叶油制备天然苯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 ,从桂叶油出发通过碱性水解制备天然苯甲醛。分别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浓度和碱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为 :反应时间 2 .5 h、反应温度为 70°C、Na OH和催化剂聚乙二醇 - 1 5 0 0的用量为油质量的 1 5 %,此时苯甲醛收率为 5 2 .0 %  相似文献   
4.
以有氧健身操为干预手段,对50名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将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的成瘾量袁得分、成瘾症状、成瘾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引起研究指标变化的机理,旨在为探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与手段提供参考,丰富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防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超精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光滑表面粗糙度检测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显微相移干涉技术,设计软件算法实现超光滑表面任意横向或纵向截面线粗糙度以及面粗糙度在线检测与三维动态显示,初步实验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达纳米量级,满足超光滑表面粗糙度检测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中各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装置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紫外辐射照度计的测量校准工作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新的标准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扫描探针显微术是微观表面探测的关键技术,而多维定位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中典型纳米级定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驱动技术,如压电驱动、静电驱动以及磁悬浮驱动等,分析了柔性支承微动机构的设计,并对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巫玲  陈念年  廖小华 《红外技术》2020,42(11):1072-1076,1080
图像增强可以分为全局增强和局部增强两种技术,当前基于局部的图像增强技术无法准确地对目标和背景进行分割且难以自适应地对分割区域进行增强。本文提出了一种区域自适应多尺度强光融合算法用于红外图像的增强处理。该算法首先使用语义分割技术完成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划分,然后使用改进后的多尺度强光融合算法分别对各区域进行自适应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增强效果均优于当前主流算法,图像增强的视觉效果更真实。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图像插值算法只考虑原始图像像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兼顾原始图像与插值图像的红外图像插值算法。该算法将原始图像中的像素映射至插值图像中,然后使用双线性插值算法从原始图像中恢复插值像素,最后通过插值图像中已有的像素对插值像素进行加权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插值效果优于经典的图像插值算法,能有效避免锯齿和模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电子产品高度集成化与高性能化发展,对超精表面及亚表面无损伤性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纳米尺度分辨率、大视场表面损伤检测,利用原子力微悬臂探针设计了一种新型超精表面缺陷探测系统,采用柔性机构进行微悬臂探针俯仰与倾斜度微调,利用压电双晶片实现接触、非接触以及轻敲3种不同探测模式.系统特性实验表明该探测系统位移分辨率可达2 nm,共振频率90 Hz,满足超精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