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6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由于Web服务具有平台无关性和语言无关性等优点,Web服务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Web服务运行时需要在交换数据的前提下,所以Web服务的安全性就必须认真对待,该文就论述一下基于.NET平台下Web服务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某多层钢框架新型楼板设计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扩建工程为例,介绍了压型钢板+OSB板的建筑做法,深入分析了此类新型楼板的结构设计原则以及压型钢板的几何尺寸的优化确定方法,为今后多层钢框架压型钢板+OSB板新型楼板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悬挑钢箱梁与折线形钢箱柱连接节点在不同工况组合下的受力性能,对其进行了1∶3的缩尺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试验借助改进型几何可变框式试验架,实现了设计要求的2种荷载工况,并分析了节点在各种工况组合下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情况。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节点进行了弹性分析,得到了节点的应力分布与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节点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其受力最不利位置位于左梁与折线柱的翼缘相交部位。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装配式桁架梁组合楼盖的缩尺模型试验,采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分析模拟,通过与试验研究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在楼盖刚性假定的基础上,对试验楼盖在楼层水平力作用下的平面内受力变形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楼盖平面内刚度与假定楼盖理想刚性两种情形下,该全装配式桁架梁组合楼盖的整体位移偏差较大,而柱端剪力偏差较小;美国规范(ASCE/SEI 41-13)评估法不适合该类楼盖的刚性性能评估;建议综合考虑楼盖整体位移与柱端剪力在考虑楼盖平面内刚度与假定楼盖理想刚性时的偏差均不超过10%作为全装配式楼盖平面内刚性性能分析评估的指标;基于该分析评估指标,全装配式桁架梁组合楼盖属于非刚性楼盖。  相似文献   
5.
鞍山热能研究所新购进日本电气三栄公司生产的6T61型热象仪一台,这是目前国内所有的图象仪中处理功能最强、分辨率最高的热象仪。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梁柱边节点连接形式,即新型榫卯钢结构梁柱边节点。为研究该节点的承载能力以及破坏模式,开展了2个边节点的单调静力承载试验。试验使用几何可变框架进行柱端加载,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试件的破坏主要集中于贯穿槽钢与钢管柱的焊缝,该类组合节点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有限元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Z型檩条在模拟风吸力作用下稳定承载力分析的蒙皮支撑足尺模型试验研究,采用三种规范公式计算了其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门式钢架规程、冷弯薄壁型钢规范及澳大利亚规范安全度均较高,博思格来实公司的镀锌钢檩条设计手册表值离试验值较接近,可靠度符合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撑杆与檩条的连接对于檩条承载力的发挥作用显著,对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舒兴平  张再华 《钢结构》2006,21(2):20-23
在钢-混凝土组合钢框架结构分析中,必须了解梁柱组合节点连接的受力性能,其中节点承载力性能是最基本的受力性能。利用欧洲规范3(EC3)与欧洲规范4(EC4)介绍的组件法思想,针对已有的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承载力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端板连接组合节点负弯矩作用下抗弯承载力的详细计算步骤,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该方法符合工程设计习惯,精确度高,方便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密柱框筒结构中全装配式桁架梁组合楼盖的平面内刚性性能,设计并制作了4个单筒结构的1/3缩尺结构模型(单层、两层框筒模型各两个),通过楼盖平面内单向加载试验,研究了该类装配式楼盖在平行于及垂直于拼装板缝方向受力时楼盖平面内受力变形性能、裂缝开展形态、水平荷载的分配与传递性能、楼盖的平面内刚度及整体变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应于7度罕遇地震的楼层水平力作用下,该组合楼盖在平行于及垂直于拼装板缝方向受力时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楼盖在平行于拼装板缝方向受力时,受力变形性能与深梁类似,而在垂直于拼装板缝方向受力时,楼盖平面内呈各装配板单元的各自受弯状态,楼盖体系在平行于拼装板缝方向受力时整体性较好,而在垂直于拼装板缝方向受力时整体性一般。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理论上证明、对于一个既定的离心泵(或离心风机)及其管道,配合上喷咀,使冲击力(即推力)加大的必然性。还能设计出一个最佳配合的喷咀,使动力源工作于效率最高的工况中。最佳配合是保证能量利用率最高的必要条件,因而最佳配合在节能方面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