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白容铜矿矿床位于尼木县。主要分布于白容矿段西南部、绒岗蒙矿段西北部,呈岩基产出。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巨斑为肉红色钾长石,含量在1%左右,面积在2×3 cm~2-3×4cm~2之间。其中,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颗粒直径较长,前者通常在3 mm-10 mm之间,后者大致在3 mm左右,含量在10%-15%之间。一般来说,角闪石较黑云母含量高。受后期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侵入,在岗讲矿段和绒岗蒙矿段受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侵入。岩石在靠近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处,多产于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及黄铜矿之中,为矿区主要含矿围岩。该矿床具有十分优越的找矿区位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伊隆迈铜矿矿床位于西南三江中北段义敦-中甸岛弧带南部。自印支期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俯冲造山、碰撞造山、造山后伸展及陆内汇聚造山等多期构造作用,每次作用都在区内发生构造-岩浆活动,并伴随有强烈的成矿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层、构造,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并探讨了矿化规律及控矿因素,研究认为:①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均为第三系地层,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②蚀变作用较弱,主要矿化蚀变为黄铁矿化;③矿区位于红山、普朗两个铜矿床之间,北倚红山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铜矿,南靠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所处地质环境及地质特征与两大著名矿山极其相似,具有十分优越的找矿区位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西藏尼木地区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地质特征,从而作出尼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机理分析,对进一步找矿和勘查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