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分流电路构型和各元件阻抗对抑振效果的影响.将此电路应用于典型精密机械结构--硬盘驱动器磁头驱动臂的多模态振动响应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结构的前3阶稳态响应传递函数的幅值分别降低了8.15 dB、12.06 dB和2.11 dB.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状态开关型多模态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抑振原理和实现方法.搭建了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为主体的状态开关型多模态压电分流电路,设计出一种频率自适应控制器,能跟随结构振动频率变化而实时改变脉冲控制信号的输出时刻和持续时间,使该状态开关型压电分流电路对结构各阶模态的振动响应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应用该状态开关型压电分流电路,进行了一个柔性悬臂梁的多模态振动响应抑制实验,使悬臂梁的前5阶弯曲模态的稳态响应幅值分别降低了7.72 dB、3.97 dB、1.23 dB、5.03 dB和4.14 dB,验证了所研制的状态开关型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自适应多模态抑振性能.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工业用旋流沉淀池深基坑开挖中联合支护工程实例,介绍了锚网喷与锚索联合支护的施工技术以及技术控制要点、基坑监测、后期技术处理等,对锚网喷与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滑动门在推拉中的几点省力之法,为许多用户解决了滑动门推拉费力的困惑,极大提高了滑动门滑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航空座椅的舒适性对乘客乘机舒适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某型民用航空客机座椅乘员舒适性问题建立座椅动力学模型,引入人体模型,通过姿态调整,研究了整体座椅的乘员入座过程,分析了乘员落座时,接触坐垫、靠背的压力分布。依据Mergl-SAE2005准则评价座椅的舒适性能,结果表明,本文精确地模拟了该型座椅与乘员之间的体压分布。该研究对于航空座椅的舒适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在C6000 DSP上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6000 DSP基础上开发一种嵌入式主动噪声控制系统.首先描述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理论模型,采用FX-LMS以及LMS滤波算法给出次级通道离线建模步骤和噪声主动控制方法,并开发以TMS320VC6416 DSP和AIC23B音频芯片作为核心的硬件系统,最后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噪声主动控制软件.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将108 Hz单频噪声降低18 dB,验证了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赵栋  侯峰  李凯翔  庞彦斌 《测控技术》2018,37(3):118-122
针对主动降噪算法的DSP优化实现问题,通过结合FXLMS算法原理和C6000系列定点DSP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一种该算法在定点DSP上的优化方案.依据主动降噪控制流程,进行参数分析和公式改造,完成该算法的定点化设计工作;在此定点程序的基础上,针对计算密集模块,通过C语言编译器优化、软件流水设计等方法,进行基于DSP的算法优化实现;最后借助涡桨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试验平台,对提出的优化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的实现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时,优化方案也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建设监理中的三大控制(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是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在工程建设监理中又增加了对安全生产的控制,这更进一步加剧了三大控制的难度。在工程建设中投资与进度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资,采取各种赶工措施使工程建设项目及早竣工,尽快发挥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而加快进度,会使人、机械超强工作造成工人疲劳,机械维修、材料供应紧张等施工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压电分流阻尼系统中压电元件形状与布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压电方程和材料力学方程推导出机电耦合情况下压电元件表面电荷计算公式,以此为优化目标,对压电分流阻尼抑振系统中的压电元件形状和位置/布局进行了优化分析。在考虑了压电元件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的影响下,采用ANASYS的APDL语言对四边固支弹性薄铝板进行参数化建模,根据压电元件的模态应变来计算电荷数量。使用拓扑优化方法得到对应于各阶模态的压电元件最优形状,并针对采用单片和多片压电元件的情况,进行了对应于结构各阶振型的布局优化。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压电元件形状和位置/布局优化的基本原则。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一四边固支薄板的振动响应抑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分流电路闭合后第1阶和第5阶模态响应的幅值分别降低了52.9%与62.6%,验证了压电元件形状和位置/布局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状态开关型压电分流电路.由压电换能器将结构振动变形的应变能转化为电介能,当压电换能器极化表面的电荷积聚达到最大值时,闭合分流电路中的状态开关,分流电路短路,压电换能器上下表面的正负电荷中和抵消,以焦耳热的形式耗散掉电介能,达到抑制结构振动的目的.将这种振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柔性悬臂梁的振动抑制,研究状态开关闭合持续时间对抑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开关的闭合持续时间约为结构振动周期的1/10时,抑振效果最佳,悬臂梁第一阶稳态响应幅值降低量约为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