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冶金工业   3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炉能否合理和充分利用能量(焦炭能量,喷吹燃料能量,高风温能量)直接关系着燃料消耗和焦比的高低,在优质的前提下获得高利用系数。 1 中小高炉炉内能量利用情况从铁的直接和间接还原对碳素消耗的影响来看,高炉最“理想行程”是要大力提高间接还原度R_d,降低直接还原度R_i,因为R_d和R_i之间远远没有达到最佳水平,适宜的直接还原度为0.2~0.3,而中小高炉较高在0.45~0.65之间。  相似文献   
2.
风口前焦炭燃烧所引起的炉料下降,是整个高炉料柱运动的前导,是决定高炉降料过程的主要因素,大型高炉的炼铁工作者曾对高炉风口前焦炭燃烧过程进行了专门研究,从高炉解剖到采用现代化高速摄影等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对现场生产起了指导性的作用。我国中、小型高炉由于受技术设备的限制很少进行此项工作,单纯凭热工检测仪表  相似文献   
3.
李定聪  计金昌 《炼铁》1997,16(5):46-47
1 概况 高炉长寿是当今世界炼铁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苏钢从1980年起积极采用先进的高炉长寿技术措施,并在高炉长寿实践中探索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号高炉第四代炉役1980年开炉,1987  相似文献   
4.
从炼铁企业来看,焦比水平高低,不单纯是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好坏的问题,而且是反映原料、设备、管理、操作好坏的一个综合性的生产指标,降低高炉焦比是高炉的长期技术方针。本文根据我厂和我国某些先进高炉的生  相似文献   
5.
(1)炉子内型:Vn(有效容积)8m~3 d(炉缸直径)950 mmD(炉腰直径)1500mm d_1(炉喉直径)800mmh_1(炉缸高度)800mm h_2(炉腹高度)1435mmh_3(炉腰高度)684mm h_4(炉身高度)3971mmh_5(炉喉高度)600mm Hn(有效高)7490 mmH(全高)7940mm  相似文献   
6.
李定聪 《炼铁》1989,8(3):19-21
本文根据苏钢多年的生产实践,对高风温的提供和使用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MgO是高炉渣四大组分之一,它的变化对炉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较大.炉渣中MgO的来源,其一是原料中带入,其二是外加含MgO熔剂.我厂烧结矿及炉渣中MgO经历由低→高→适中的过程.现根据我厂多年生产实践,就MgO渣冶炼的几个问题分析如下:一、烧结矿和高炉炉渣中MgO变化的状况从1963~1981年我厂烧结矿MgO和高炉炉渣中MgO变化情况及原燃料特点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山于焦炭供应紧张,苏州市农业机械厂的小高炉采用了部分白煤代替焦炼铁。该厂在采用部分白煤代替焦炭入炉前后的生产指标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炉大型化、自动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特别是在低燃料比的情况下,冶炼低硅生铁时,高炉下部的热量显得更加宝贵和重要。全炉热平衡计算方法有三种,其计算过程和编制方法都是一致的,并且冶金工业部对全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作出了新的暂行规定。对高温区域热平衡计算和编制方法从我国炼铁工作者和有关高等院校发表的意见,概括起来有四种计算和编制方法。其一是宣化钢铁公司王敏在《钢铁》1981年第3期发表的“高温区域热平衡计算的讨论”。其二是传统的热平衡编制计算方法。其三是包钢院贺友多编著炼铁学“高温区域热平衡计算”。其四是《炼铁》杂志1983年第1期那树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苏钢自1957年筹建第一座日产百吨生铁的高炉以来,经过三十多个春秋的奋力拼搏和技术进步,已由单一的炼铁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能生产焦炭、烧结矿、生铁(27万t/年)、钢(22万t/年)、钢材(24万t/年)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高炉由一座84m~3发展为84m~3×2+94m~3×2。35年来,累计生产合格生铁395.64万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改善,焦比由1000kg/t以上降到560kg/t。35年吨铁焦比共降低了500kg/t,平均每年降低14kg/t,利用系数由1.0提高到2.2,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