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弯曲共振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添加质量分数0.8%Ni元素和0.1%Nb元素的Fe-Cr-Mo合金组织和析出相的大小、形态,研究了Ni和Nb元素的添加对FeCr-Mo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和Nb元素的加入不但使合金晶粒显著细化,而且有效抑制了富Cr析出物的析出,使析出物明显细化且分布弥散。晶粒和析出物的细化同时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塑韧性,尤其是显著地提高了材料的塑性。1 000和1 100℃退火后,Ni和Nb元素的加入将提高减振合金的矫顽力,降低磁致伸缩系数,使减振合金的阻尼性能降低。900℃退火后,Ni和Nb元素的添加虽然提高了合金的矫顽力,但由于Mo元素的回溶使磁致伸缩系数增大,阻尼性能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大口径铜管扩径过程中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残余应力的分布,对两种不同口径铜管的扩径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扩径过程中,应力应变主要集中在管壁内、外表面。残余应力环状分布在管壁上,管内壁和外壁大于中间层。口径较小的管材,在扩径部分应力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在较大区域内保持稳定,口径更大的情况下,扩径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扩径过程不稳定,残余应力分布更加不均,使得管材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铜资源消费大国,测算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对准确把握铜消费情况以及铜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2011-2016年铜资源在生产、消费和贸易过程中铜物质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2011-2016年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并与当年精炼铜的表观消费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6年中国铜的净进口量在不断增加,铜的实际消费量约是精炼铜表观消费量的90%。中国在大量进口铜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国内铜矿资源的勘探,减少生产损失,加大国内废杂铜资源的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弯曲共振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添加质量分数0.8%Ni元素和0.1%Nb元素的Fe-Cr-Mo合金组织和析出相的大小、形态,研究了Ni和Nb元素的添加对Fe-Cr-Mo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和Nb元素的加入不但使合金晶粒显著细化,而且有效抑制了富Cr析出物的析出,使析出物明显细化且分布弥散。晶粒和析出物的细化同时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塑韧性,尤其是显著地提高了材料的塑性。1000和1100℃退火后,Ni和Nb元素的加入将提高减振合金的矫顽力,降低磁致伸缩系数,使减振合金的阻尼性能降低。900℃退火后,Ni和Nb元素的添加虽然提高了合金的矫顽力,但由于Mo元素的回溶使磁致伸缩系数增大,阻尼性能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以微碳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和0.01 s-1、0.1 s-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分析变形后的组织特征,构建温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微碳钢的流变应力在变形初期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增加,而在出现峰值后逐渐趋于平稳,当温度高于750 ℃时会出现明显的加工软化; 运用Sellars-Tegart方程,通过拟合模型中各参数, 获得微碳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64.894 kJ/mol,并建立了流变应力模型.   相似文献   
6.
建筑业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钢铁消费领域。本研究以动态物质流分析为基础,测算了1949~2016年京津冀地区房屋建筑中的钢铁存量,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驱动钢铁存量变化背后的因素。结果显示:2016年,京津冀地区北京市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为52.9 Mt,天津市为46.3 Mt,河北省为142.8Mt。在房屋建筑中人均钢铁存量方面,2016年,天津市为2 961.8kg/人,而北京市为2 434kg/人,河北省仅为1 911.8kg/人。2000~2016年,经济是促进京津冀地区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增加的最大因素,其次是人口因素;钢铁服务效率因素对河北省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增加的驱动强度在逐渐增强,而对北京市和天津市的驱动强度在减弱。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