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4篇
冶金工业   19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粘结剂铁粉的温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开发了一种无粘结剂武钢铁粉的温压工艺,其温压温度低于Ancordense温压工艺。测定了试样的生坯密度和烧结密度,拟合了温压生坯密度随压制压力的变化曲线,并对几种温压工艺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粉末锻造发动机连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粉锻发动机连杆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德国Krebsge公司和日本丰田公司的粉锻连杆技术,可供国内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喷射沉积工艺制取粉末金属材料的制造工艺过程、组织特点和技术经济优越性,讨论国内高合金钢的生产状况,进行了开展粉末金属高合金钢喷射沉积锻造工艺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细磷铁粉的制备及其对铁粉温压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细磷铁粉的制备工艺,并进行了加入细磷铁粉的国产铁粉的温压实验,发现腐蚀球磨法可以有效的细化磷铁份,球磨36h后的粒度可达11μm,加入细磷铁粉的武钢铁粉可用于无粘结剂的温压工艺提高生坯密度。加入细磷铁粉比粗磷铁粉可能有效地促进烧结致密化过程,孔隙更加细小圆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试验室条件下用内配碳球团来生产海绵的工艺研究。对影响海绵铁金属比率、铁回收率、脱硫率等质量指标的内配碳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石灰石量及总配碳量等5个因素,按三水平作了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找出了在本原料条件下生产海绵铁的最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6.
Fe-Al_2O_3复合材料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烧结温度、时间、气氛、弥散相粒度及含量等工艺参数对Fe-Al_2O_3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及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的弥散相含量对应有其最佳的烧结温度。烧结时间达一定值后,继续增加烧结时间对烧结无显著影响。减少弥散相粒度和使用纯氢保护,有利于烧结过程的致密化和产品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Fe—Al2O3复合材料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烧结温度、时间、气氛、弥散相粒度及含量等工艺参数对Fe-Al2O3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及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的弥散相含量对应有其最佳的烧结温度。烧结时间达一定值后,继续增加烧结时间对烧结无显著影响。减少弥散相粒度和使用纯氢保护,有利于烧结过程的致密化和产品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粉末冶金公司的由来、发展、成功经验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TiC复合添加剂是经SHS方法,在TiC表面包覆一层能与铁良好结合的金属,加入铁基粉末冶金结构材料中,在常规压制密度(68~70g/cm3)及固相烧结条件下,TiC能与基体良好结合,作为硬质相能有效提高材料烧结及淬火后的力学性能。本文探索研究了多种TiC复合Fe,Ni,FeMo的添加剂,在常规工艺条件下对铁基粉末冶金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铁精矿还原铁粉中酸不溶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光分析表明,铁精矿粉和用其还原的铁粉中的盐酸不溶物(AIC)为氧化物,其中约60%是六方和四方晶系的石英,其余40%为均含Si和Al的硅线石、氧化铝-氧化硅复合氧化物和一种未命名的沸石,它们无磁性,应易于从磁铁矿中选出。扫描电镜显示,其粒度为3~7μm,它们可能成为烧结体的裂纹源,从而损伤其力学性能。对精矿粉和矿石还原铁粉中的AIC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磁铁矿型精矿粉中AIC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0.130±0.010)%,还原后AIC的预测值为(0.179±0.014)%,实测值为(0.192±0.014)%,两者仅差0.013%,这表明在还原和破碎过程中由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甚少。若严格控制选矿过程,将精矿粉AIC控制在0.07%左右,并防止还原时可能造成的污染,有可能得到AIC为0.12%-0.15%的优质矿石还原铁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