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混凝剂处理高藻水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北方某水源有机物和藻类较高这一问题,进行了混凝、气浮,砂滤等常规工艺下FeCl_3和高效聚合铝盐(HPAC)混凝剂对浊度、有机物和藻类去除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投量下的Fe盐混凝剂去除TOC的效果优于低投量的Al盐,但高投量下却相反;从除藻效果分析,两种混凝剂差别不大。考虑混凝剂价格时,相同混凝剂费用下二者投量比(分别以FeCl 3和Al_2O_3计)为FeCl_3:HPAC=13:1,且在满足浊度出水水质情况下,最优Al盐费用少于Fe盐,但在以COD_(Mn)为控制指标时却相反。  相似文献   
3.
工艺选优的基本原则是在原水水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选取满足出水水质约束的最经济最合理的工艺方案.本文将模糊优化理论应用到给水处理工艺的模糊选优上,对所选用的4个目标设定不同的权重,在T水源的不同水质期内对中试实际运行工艺模糊选优.结果表明在5月~9月期间内水源水质对水处理工艺要求较为严格,其对应的最不利水质条件下的最复杂工艺为“O3预氧化-混凝-气浮-过滤-O3-生物活性炭”.其他水质期内原水水质较好,可以对该工艺方案进行组合,超越部分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4.
北方某市二次供水设施数量大且管理关系较为复杂,且该市供水企业并未进入到二次供水服务行业实行统一管理。为理清该市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总体情况,文章收集并整理了该市二次供水设施的相关信息,统计分析该市二次供水设施的主要类型及管理单位,结合用户投诉情况,分析影响二次供水服务的主要因素。该市以叠压供水设施为主,不同类型设施投诉比率没有太大差距,住宅物业管理存在问题相对较多,有提升空间。总结全国相近规模城市供水企业接收管理二次供水服务过程中的经验,该市若推动二次供水发展,需关注供水企业在设施改造、管理、成本等方面承担的责任。结合运行经验,提出在冬夏两季水箱余氯质量浓度应分别高于0.25 mg/L和0.30 mg/L。  相似文献   
5.
南方某水厂处理工艺流程为:进水—预臭氧—混凝—叠沉池—V型滤池—后臭氧—活性炭滤池—液氯消毒池—出水。本文评价了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结果发现:出厂水水质满足106项标准;工艺对藻类计数总去除率为97%,藻毒素浓度均低于检测限值;9月份原水2—MIB超过嗅闽值达14.4倍,出水中2—MIB和土臭素浓度均低于嗅阈值。但水厂各单元的TOC含量均大于5.0mg/L,建议水厂应采用必要的强化混凝措施以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另外GC—MS检测出原水中有甘氨酸和二氟苯,说明该水源受到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高藻水的预氯化技术优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预氯化过程中的投氯量、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当原水中藻类数量、酚类物质含量特别高时,预氯化、粉末活性炭的联用等作了论述。认为如果能很好地控制预氯化的反应时间、投氯量,预氯化不会明显增加水厂出水中三致物质的量;预氯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时,两工艺之间应间隔适当的时间,以减轻氯对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8.
潘俊杰  李玉仙 《给水排水》2021,47(8):15-18,44
针对北方某地下水暂时性硬度较高的问题,通过小试和中试,考察研究石灰-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高硬度地下水技术的可行性和运行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原水中投加Ca(OH)2可以通过沉淀法去除水中的暂时性硬度,再采用超滤过滤可以达到较好的固液分离效果,中试出水浊度低于0.2 NTU,硬度低于380 mg/L;中试系统的连续运行表明石灰-超滤组合工艺具有运行稳定、能耗低和易于实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膜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主要是由蓝藻纲、绿藻纲、硅藻纲等一些系或种产生的。水处理工艺中,一般考虑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去除嗅味物质(主要为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本文针对MY水库原水藻类致臭的问题,考察了水厂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机械加速澄清工艺通过去除藻体和絮凝体来去除致臭物质,去除效率为41%;煤砂滤池和炭出水2-MIB浓度均低于2ng/L;回流水直接回流明显加重后续工艺除2-MIB的负荷。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调节水资源的区域性分布差异,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被视为是解决北京市缺水的根 本性措施。基于多年来和近年来北京市用水需求和可供水量实际数据, 对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研 究认为北京市水资源供需严重失衡, 每年需要过度开采 10 余亿 m 3 的地下水才能满足用水需要。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投入使用之后, 能够为北京市提供年均 10 亿 m 3 的供水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市的供水紧张局面, 并且对 北京市的供水水质、 供水保证率、 供水价格等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为实现北京市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提出了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