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唐钢单吹颗粒镁脱硫的工艺设备特点,并针对铁水脱硫预处理的现状进行了工艺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脱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万文  马德刚  李经哲  马旭朝 《炼钢》2020,36(3):27-31
通过对超低碳钢RH及连铸中间包取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RH升温吹氧量的增加导致全氧含量、渣中TFe含量升高,w(CaO)/w(Al_2O_3)逐渐降低,对控制大尺寸Al_2O_3夹杂物数量比例及中包全氧含量十分不利,因此采用LF+RH双联工艺取消吹氧升温,提高钢水纯净度。该工艺中转炉低温低氧出钢,LF优化钢包底吹强度、给电升温时间,在给电结束后钢水氧质量分数控制在0.033%~0.045%,改质后钢水氧质量分数控制在0.025%~0.030%。RH取消吹氧升温,脱碳结束氧质量分数控制在0.015%~0.020%,RH出站渣中w(TFe)≤5%,w(CaO)/w(Al_2O_3)稳定控制在1.3~1.5。在工业生产应用后,超低碳钢双联工艺路线下的夹杂物控制水平可以满足冷轧汽车外板要求。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唐钢150 t转炉双渣冶炼技术工艺试验的研究分析,结合不同吹炼时期冶炼特点,确立了操作控制的关键措施,对倒炉温度、碱度、炉渣中的FeO和MgO含量及熔渣流动性等因素的合理控制,是取得良好脱磷效果的重要保证,运用控制轻烧白云石加入造渣的双渣生产试验使唐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降低铁水消耗,提高废钢配加比例后,炼钢成本和炼钢工艺均发生了变化。结合唐钢不锈钢公司生产现状,针对不同钢种质量的要求,通过转炉模型计算废钢配比,研究了高废钢比例条件下废钢熔化、焦炭补充热量、生铁块使用量、操作等因素对炼钢工艺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措施,保证了品种钢冶炼的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以及改造创新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际生产数据,介绍了钙处理与否对铝脱氧热冲压成型钢22MnB5带状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浇铸工艺和热轧工艺相同的条件下,对于[Mn]含量在1.25~1.35%、[S]≤0.0030%、全氧含量在25ppm左右的铝脱氧热冲压成型钢22MnB5,钙处理可以有效改善热轧产品的带状组织。当中包[Ca]含量控制在0.0020~0.0030%时,钙处理的热轧产品带状组织评级较未进行钙处理产品的带状组织评级整体降低0.5~1.0级。钙处理工艺改善热轧产品带状组织的机理是控制钢水凝固过程中MnS夹杂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针对DP780炼钢工艺中对[P]、[S]、[H]的要求,对转炉脱磷及挡渣方式进行了优化,保证中间包[P]≤0.015%;通过铁水预处理与LF共同脱硫,保证中间包[S]≤0.003%;采用RH脱气处理,控制钢水中[H]≤4×10-6。对比了不同过热度及拉速下的铸坯质量,提出了过热度20~30℃及拉速≥1.2m/min的控制要求。优化后的炼钢工艺保证了780 M Pa双相钢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1 000 MPa级DP980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带状组织、连铸坯宏观和显微组织偏析,研究了该钢种带状组织的成因及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连铸坯中心较内部其他部位偏析严重,连铸坯的中心元素偏析与热轧带钢的中心带状偏析有对应关系;枝晶间显微偏析度与带状元素偏聚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随着道次增加及反向轧制,铸坯初始枝晶取向转变为与轧制方向一致。连铸过热度控制在20~25℃、拉速为1.2 m/min,同时应用铸坯轻压下技术,连铸坯宏观偏析可控制在C1.0以下,热轧带钢的带状组织可控制在1.5级以下。  相似文献   
9.
以DC01为试验研究对象,发现热轧工艺使用高温730℃卷取后,会发生离异共晶现象,生成离异珠光体。退火过程中离异珠光体的扩散,使连退产品生成团块状珠光体,并伴随着其屈服强度降低,r值显著提高。经锥杯成形试验对比,低含碳量和高温卷取工艺有利于连退产品成形性能提高,可以使其成形性能接近罩退常规DC01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到连铸工艺条件对双相钢铸坯内部偏析的影响规律和双相钢带状组织的成因,对双相钢DP780铸坯的内部偏析开展了研究。采用原位分析、钻屑成分检测、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试验设备和检测方法,分析了中间包过热度、拉速对铸坯宏观偏析的影响,分析了二冷比水量、中间包过热度对一次、二次枝晶间距的影响,并研究了铸坯枝晶偏析对热轧板带状组织的影响,明确了双相钢带状组织产生的机理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过热度小于30 ℃时,双相钢铸坯中心偏析级别可以控制在C1.0级以下水平,中心等轴晶比例最高可达到12.25%。拉速对铸坯中心等轴晶比例影响不大。降低中间包过热度、提高二冷比水量可以减少双相钢铸坯内部一次枝晶间距和二次枝晶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