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添加VC的TiB2基硬质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添加VC的TiB2基硬质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测定了硬度、横向断裂强度、高温强度以及耐磨性等性能,通过观察SEM照片研究了VC对TiB2基硬质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综合各种指标,我们确定在TiB2-Fe—Mo硬质材料中VC的最佳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2.
脱色炭使"黄酒"恢复本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过重的白酒可以选用酒用脱色炭A、B进行脱色,A型脱色能力优于B型,B型损香较小;酒用脱色炭用量以0.2%最佳,色度深的酒必须增加炭的用量,有时可能达到2%.  相似文献   
3.
缓释破伤风类毒素微球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可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单剂投递破伤风类毒毒。方法 用溶剂挥发法,将破伤风类毒素(TT)包入两种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制备成微球,用电镜观察微球的粒经与表面形态,用Bradford法及SDS-PAGE检测微球内蛋白含量及抗原结构的变化。TT微球免疫豚鼠后,观察抗体应答。结果 微球表面光滑,成球规律,两种微球平均粒径为8.4μm及9.7μm,包裹率为48%及56%,包裹后的TT结构未改变。TT微球免疫豚鼠后,1针诱导的抗TT-IgG及中和抗体滴度与3针铝吸附TT相似;TT微球免疫血清及铝吸附TT免疫血清与游离破伤风毒素有相似的结合特性。加强免疫后,TT微球的回忆应答优于铝佐剂疫苗。结论 可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单剂投递破伤风类毒素,可产生持续高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很多机构都利用IT技术来实现其业务流程处理.而随着面向服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人们的办公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本文正是基于此,针对面向服务的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饮料中柠檬黄色素的护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异Vc—Na、六偏磷酸钠、植酸、海藻酸钠等护色剂对碳酸饮料和果味饮料中柠檬黄色素的护色作用,测定出它们的不同配比和不同加入量对饮料中柠檬黄色素护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其最佳加入量为:植酸0.01%,异Vc—Na0.005%,六偏磷酸钠0.01%,海藻酸钠0.003%。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软质发酵乳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确定了添加乳清蛋白和嗜酸乳杆菌发酵剂的酸奶配方、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为酸奶的功能性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8.
9.
提出了基于水源热泵技术的风电消纳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原理,研究了其在增加风电消纳、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供热及提高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该模式,可将火力发电厂冷却循环水中的低品位余热转变为有用热能进行城市供暖,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显著增加电网风电消纳能力,并有利于减少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分析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果汁饮料稳定剂在果浆饮料中的应用效果,确定了加工过程中稳定剂的选择和最佳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复合稳定剂、均质压力、杀菌温度等因素对果浆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研制出口感、风味良好、营养丰富、体系稳定的果浆饮料。桃果肉饮料最佳配方为桃浆40%、桃浓缩清汁1.5%、白砂糖1.0%、果葡糖浆5.5%、复合稳定剂0.20%、复合甜味剂0.1%、苹果酸0.1%、柠檬酸0.12%、维生素C0.05%、食用香精0.08%。由此配方所生产的果浆饮料口感、风味最佳,在40MPa压力下进行均质;在98℃杀菌30s,果浆饮料的风味和稳定性最佳。此研究有效解决了果浆生产过程中因果肉絮凝沉淀或口感粘稠、流动性差,致使果肉质感不明显,口感不细腻爽滑,而影响果浆饮料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等问题,并进一步为研究和开发新型果浆饮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