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自行研制开发的液压拉伸矫直机的原理、结构特点及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泌阳凹陷前杜楼地区北部断块 98- 1井区资料的分析 ,设立隶属函数 ,建立模糊判别模式 ,对 98- 1区的 7个砂层进行模糊判别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岩性油藏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其成藏控制因素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筛选分析,提出储层条件是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期处于咸化湖盆沉积环境,硬石膏胶结物含量对新沟嘴组岩性油藏砂岩储层致密化起到主要控制作用。其中,硬石膏胶结物含量达7.5%是储层物性的临界值,当含量小于7.5%时物性好,当含量大于7.5%时储层物性变差明显,测井解释偏干。可利用古水深与硬石膏含量的关系,划分有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衡钢钢管公司管加工分厂2#热处理生产线的水淬装置于2007年投产,当时因为对石油钢管热处理的认识不足及淬火后钢管的要求不高,旋转支撑轮采用链条传动,外淋喷管采用钢弯曲成U型直流喷管,原设备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掉管、旋转不同步,淬火后的钢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而且设备故障率高,造成非正常停机,维护成本增加,运营成本加大。近年来,随着淬火工艺及设备的不断发展,淬火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国内各个厂商都在向着节能、无故障、免维护、降低设备运营成本等方向而不断努力。结合衡钢管加工2#热处理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利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将旋转支撑轮的链条传动改为双驱动直连式,将钢弯曲U型直流外淋喷管升级改造为莱克勒柱形喷嘴。改造后,热处理产品性能大为改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聂杨江  杜学斌  卫凌云 《焊管》2006,29(4):49-50
针对目前国内内燃弧焊机结构复杂、控制损耗大、效率低等状况,研发了一种新型AXQ1-200 A直流内燃弧焊机.详细介绍了新型AXQ1-200 A直流内燃弧焊机的原理、结构特点及技术参数.该设备整机轻巧,移动方便,操作维护简便,既可提供用于野外手工电弧焊接的直流焊接电源,又可提供DC 220 V/3 000 W的辅助电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机械钢管通径机、气动钢管通径机的通径机的结构与特点,从使用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用压缩空气驱动的气动钢管通径机综合指标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浸淬式淬火装置适用于厚壁钢管的整体淬火,根据淬火工艺及淬火后对钢管的性能要求,旋转升降机构的研制显得尤为重要,该机构不仅满足了钢管淬火“快冷”的要求,而且具有夹紧、旋转钢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浸淬式钢管淬火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详细介绍了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为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浸淬式钢管淬火装置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参数.该设备具有结构新颖、刚度好、对钢管的淬透性好等特点.该生产线的顺利投产,大大提高了钢管淬火处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浸淬式淬火装置适用于厚壁钢管的整体淬火,根据淬火工艺及淬火后对钢管的性能要求,旋转升降机构的研制显得尤为重要,该机构不仅满足了钢管淬火“快冷”的要求,而且具有夹紧、旋转钢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油气精细勘探的主要方法体系——地震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沉积学是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现代沉积环境、露头和钻井岩心资料建立的沉积环境模式的联合反馈,是用以识别沉积单元的三维几何形态、内部结构和沉积过程的一项新的方法体系.精细沉积建模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正演模型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桥梁.地质模型约束和正演模型指导下的地球物理技术对地下地质体的精细刻画和解释是地震沉积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具体技术包括: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地层切片和属性分析技术、分频解释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和准噶尔盆地研究中得到了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地震沉积学将成为21世纪油气精细勘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