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出了一种在热风炉燃烧器顶部增加空气喷嘴的新型结构,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炉内燃烧、烟气流动、烟气与格子砖耦合传热的三维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传统顶燃式热风炉与3种带有顶部射流结构的热风炉内流场、CO和温度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增加顶部空气射流后,燃烧室内形成中心空气与外层空气裹挟煤气的燃烧方式,提高了理论燃烧温度及燃料利用率;与传统顶燃式热风炉相比,顶部6喷嘴和12喷嘴热风炉的蓄热体截面平均温度提升了大约13 K,各个截面的均匀度提升了0.03%~0.5%,送风温度提升了10 K.  相似文献   
2.
"强化混凝-SBR-微絮凝气浮"处理麦草制浆中段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强化混凝-SBR-微絮凝气浮"处理麦草制浆中段废水工艺的流程和上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麦草制浆中段废水中的CODcr和色度,当进水CODcr,为1600~2300 mg/L,色度为500~600倍,最终出水CODcr为125~150 mg/L,色度为50倍以下,可达到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药桑叶多糖提取条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药桑叶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在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3 h条件下,药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39±0.53)%。降血糖初步研究结果为:药桑叶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96 mg/mL。  相似文献   
4.
涡旋光束携带的轨道角动量(OAM)为光波的空间域提供了新的维度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由于具有不同OAM模式值的涡旋光束相互正交,因此将OAM模式引入传统光通信领域,衍生出两种新的应用机制--OAM键控(OAM-SK)与OAM复用(OAM-DM),这为未来实现高速、大容量及高频谱效率的光通信技术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从OAM光束的类别和产生方法等基本概念理论出发,对这两种通信应用机制相关的典型研究案例做简要概述,并重点论述三种关键技术,包括OAM光束复用技术、OAM光束解调技术以及OAM光通信的大气湍流效应抑制技术。最后,对OAM光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矿热电炉埋弧还原焙烧渣过程是利用"回转窑焙烧—电炉熔炼法"(RKEF法)冶炼镍铁合金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建立了矿热炉熔炼镍铁过程中三维多物理场的数学模型,模型中采用Maxwell方程、Joule定律结合能量方程,对矿热炉内料层、渣层和产品层的一体化系统进行电磁行为和传热过程有限元分析.由于料层中电极下方坩埚区对熔炼过程有重要影响,在炉体建模时,建立比圆柱形更复杂的碗型坩埚区模型,采用结构化网格,使计算结果更接近生产实际.本研究着重分析了炉内电流密度分布规律,并且考查了电极直径、极心圆直径和炉膛高度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流经电弧时电流密度较高,成发散状,进入渣层后电流密度减小并重新分布;渣层和料层的交界区域为主要的产热区域;高温区集中在电极底端与坩埚区,料层内温度梯度大;渣内温度呈分层分布,纵向温度梯度大于径向温度梯度;镍铁层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减小电极直径可以使炉内温度升高,但制约电极直径无限减小的因素是电极承载电流能力;减小炉体高度可以使炉内温度升高,但炉体高度也要受产量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响应及疲劳寿命,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利用BISAR3.0计算软件对典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计算,通过调整各结构层模量,将计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动静模量对路面设计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模量变化是影响柔性路面的重要因素,随着车辆轮组和模量的增加,设计指标的轴载作用次数减小,路面疲劳寿命逐渐减少。因此,在道路设计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动静力学变化的影响,为柔性路面在我国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探究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自酿葡萄酒以及进口葡萄酒的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区别。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etromety,LC-MS)分析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葡萄酒以及慕萨莱思与进口葡萄酒、自酿葡萄酒中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差别。分析得出,慕萨莱思葡萄酒主要成分为儿茶素、没食子酸、酒石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肉桂酸、表儿茶素等几十余种成分。其中的一些功能性成分,如没食子酸、儿茶素等,都高于其他葡萄酒,但酒石酸、苹果酸含量较低,进而发现在慕萨莱思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大部分物质的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9种工业染料的方法,通过标准加入法分析火腿肠、肉肠、猪肉、火锅底料4种食品中工业染料的基质效应,并比较基质标准曲线和溶剂标准曲线方法的回收率,探讨基质种类、基质浓度、工业染料浓度对基质效应的影响,寻找减弱基质效应的方法。结果表明:9种工业染料的基质标准曲线和溶剂标准曲线在0.25~4.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种食品对9种工业染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基质种类、基质浓度、工业染料浓度均影响基质效应的强度;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提取,凝胶净化方式净化样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基质效应,但不能消除基质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阿瓦提慕萨莱思葡萄酒为分析对象,采取液-液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以及直接进样等三种方法来提取慕萨莱思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结合GC-M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慕萨莱思葡萄酒香气物质的提取量最高。采用SPME结合GC-MS共检测出3种不同澄清度(浑浊型、半澄清型、澄清型)慕萨莱思葡萄酒香气成分67种,其中相同成分有18种。3种澄清度慕萨莱思葡萄酒分别鉴定出香气物质为49种、43种、32种,总峰面积分别占总香气含量的98.59%、98.58%、98.25%。浑浊型的慕萨莱思葡萄酒被检测到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半澄清型次之,澄清型最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