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国内某金精矿中金嵌布粒度细且大部分被黄铁矿、毒砂包裹,难以浸出的现状,采用HCl?H2O2体系对其进行酸性氧化预处理,分析了氧化预处理的机理和动力学. 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0.7 mol/L、矿浆浓度40 g/L、金精矿粒度小于48 μm占90%以上、搅拌速度400 r/min、温度60℃和H2O2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金精矿中Fe和As的溶解率分别达45.9%和99.6%,利于包裹金释放和浸出. 酸性条件下,金精矿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可被H2O2氧化分解,符合产物层扩散为速率控制的固相反应收缩核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给赞比亚某新探明矿区的含铜镍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镍含量为1.15%,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磁铁矿和磁黄铁矿,少量矿物为紫硫镍铁矿、镍黄铁矿、磁赤铁矿、钛铁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有滑石和白云石,其次为绿泥石、黑云母和水镁石;矿石主要结构有他形晶粒状结构、包含状结构及结状结构,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和脉状构造;紫硫镍铁矿在矿石中主要以粒状产出,多与镍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连生,镍黄铁矿在矿石中多以他形粒状产出,且被紫硫镍铁矿交替,与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嵌布关系密切;含镍矿物嵌布粒度细,-75μm粒级占58.85%;滑石、白云石等大量含镁脉石矿物的存在是影响镍矿分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非洲中南部某镍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有效利用该镍矿石提供依据,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镜下鉴定等方法,分析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矿石结构构造以及主要金属矿物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的嵌布粒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镍含量高达3.42%,以镍黄铁矿的形式存在;硫化镍矿嵌布粒度较粗,+150 μm粒级含量为38.20%,+75 μm粒级含量达68.58%,但分布不均匀。该矿石镍品位高且含镍矿物嵌布粒度相对较粗,属于易选矿石类型,白云石、滑石等含镁脉石矿物的存在是影响该镍矿分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氧化铜矿物作为铜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开发利用技术对于铜矿资源的高效综合回收具有重要意义,蓝铜矿是重要的氧化铜矿物,但自然可浮性较差,通常采用硫化浮选。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硫酸铵对蓝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通过矿物表面丁基黄药吸附量分析药剂作用前后矿物表面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以及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能的模拟计算,研究硫酸铵对蓝铜矿硫化浮选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硫酸铵用量为 200 mg/L 时使蓝铜矿硫化浮选回收率由 44.15%(未添加时)增加至 60.03%,矿物表面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硫酸铵使蓝铜矿矿物表面铜和硫含量增加,碳和氧含量减少,改善矿物表面硫化效果,增加矿物表面疏水性和丁基黄药吸附量。通过 Material studio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硫酸铵降低了丁基黄药以及硫化剂在蓝铜矿表面的吸附能,增加了丁基黄药和硫化钠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稳定性,对蓝铜矿的硫化浮选具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晶体化学是矿物分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在矿物浮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工作总结了晶体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氧化铜矿物浮选中的应用,介绍了氧化铜矿物晶体结构特征、表面特性及可浮性研究现状,综述了晶体化学在氧化铜矿物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研究及浮选条件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晶体化学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