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能源动力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多钒酸铵(APV)的物料性质、熔化过程、熔化特点及温度控制等进行了分析,对熔化过程中的钒损失形态及操作工艺进行了讨论,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了有效措施,使APV熔化过程中的钒回收率提高到了97.25%.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率。方法 选择32例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周围型NSCLC。随机选16例为观察组:在CT引导下行经皮RFA,术后1周行GP方案化疗,对照组:16例单纯行GP方案化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疗效CR 9例(56.3%),PR 4例(25.0)%,有效率为81.3%,对照组CR 1例(6.3%),PR 6例(37.5)%,有效率为43.8%,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随访6、9、12、15、18、21和24个月生存率,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对照组为15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联合GP化疗方案是治疗周围型中晚期NSCLC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蒲德利  廖江荣  彭刚 《工业加热》2013,(10):851-853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共18例口腔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布源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靶区和外周0.5 cm,粒子间距0.5 ~ 1 cm,粒子活度0.60 ~ 0.80 mCi(2.22 × 107 ~ 2.96 × 107 Bq)。术后即刻行CT扫描,层厚2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TPS进行质量验证。其中6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用同法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2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 治疗后溃疡病灶逐渐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疼痛逐渐减轻;治疗6个月后原发灶近期疗效CR为50.0%,PR为38.9%,有效率为88.9%。转移颈部淋巴结近期疗效CR为70.0%,PR为20.0%,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有术中出血和术后疼痛,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随访9 ~ 24个月,其中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4%、72.2%,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癌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多钒酸铵(APV)的物料性质、熔化过程、熔化特点及过程温度控制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熔化过程中的钒损失形态及操作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了有效的对策,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APV熔化过程中的钒收率提高到了97.2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