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9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化学实验为支柱的化学教育的改革模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与优化,重新组合与更新,构建了化学原理为先导,理工融合的课程、教材新体系及三级实验教学新模式。经过试点班连续4届的实践,效果良好,新体系是可行和有效的,并已在全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MoO3/TiO2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脱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MoO3/TiO2、K2O-MoO3/TiO2、V2O5-MoO3/TiO2、Al2O3-MoO3/TiO2、K2O-V2O5-MoO3/TiO2系列纳米催化剂。借助TEM、XRD、I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环己烷催化氧化脱氢成环己烯的反应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MoO3在载体TiO2呈单层和多层分布,单层分布时发生了Mo与O—Ti的键合作用,同时使TiO2表面水分子发生解离反应,活化时脱去—OH产生Mo6+和Mo—O-活性中心;多层分布时以Mo[FY=,1]O、Mo—O-活性物种为主。脱氢中心和供氧中心之间存在协同作用,K、Al、V均能影响其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Li+/MgO催化剂研究了Li含量、反应温度、原料气组成对甲烷和甲苯催化氧化交叉偶联成乙苯或苯乙烯 (即C8)反应的影响 ,对几种Li含量催化剂上各影响因素引起的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其活性中心也主要是Li+O- ,合适的L酸点是本交叉偶联反应中反应物的吸附中心 ,Li+O- 和L酸点是决定偶联反应产物C2 和C8的主要因素。偶联可能主要按游离基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NaC l改性Ag/S iO2为催化剂,分子氧为氧化剂,对苯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苯乙烷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Ag负载量、NaC l修饰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n(苯乙烯)/n(O2)等因素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和NaC l的最佳负载量分别为10%和1%,Ag/S iO2催化剂在600℃下焙烧效果最好,在250℃,n(苯乙烯)/n(O2)为10,N2为平衡气,空速为3600 h-1的条件下反应,催化剂的性能最佳,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分别为35%和68%。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1,2-环氧环己烷工业用途以及常见的工业合成方法,论述了利用环己烷催化合成1,2-环氧环己烷可行性和优点,并展望了利用分子氧选择性催化氧化环己烷制环氧环己烷的工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微乳凝胶法制备的一系列不同MoO3质量分数(4%~16%)的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由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确定催化剂前驱体的焙烧温度,分析了MoO3在SiO2表面的阈值;运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Fourier转换红外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以及催化剂表层氧化钼与氧化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以环己烷催化脱氢制备环己烯为目标反应,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中,MoO3在SiO2上的单层分散阈值在12%~14%之间;同时,MoO3通过Mo-O-Si化学键而牢固结合在SiO2表面.经催化活性测试后发现:催化剂中MoO3含量在阈值水平附近时,其催化活性最优.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实验、理论并重的学科。基础化学实验既是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全面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又是建立与发展化学理论的“基石”和“试金石”。本文就如何更新和改造基础化学实验内容,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建设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化学实验中心等基础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环己烷部分裂解氧化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渍法制备了V2 O5/SiO2 、P K V/SiO2 、Cr K V/SiO2 、Mo K V /SiO2 和Fe K V/SiO2 几种固体样品 ,作为环己烷的催化裂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表明在V2 O5/SiO2上添加某些助剂后 ,使其脱氢、供氢、供氧中心得到改善 ,明显地抑制了深度裂解与氧化作用。Cr K V/SiO2 和Fe K V/SiO2 表面具有较强的脱氢中心和较弱的供氧中心 ,组成了适应于环己烷的部分裂化、氧化的活性中心 ,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课既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又是化学理论发展的“基石”和“试金石”,这也就是化学实验的任务。而高校中现行的化学实验是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依次开课,这种体系已沿袭近百年,历史上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面临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它需要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高等复合型人才,按旧的实验教学体系去完成新形势下的任务,已不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 一、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从旧的实验教学内容来看,存在验证性实验多,探索性实验少;制备合成多、操作训练少;单项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限定实验多、开放性实验少等弊端。鉴于此,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基础化学实验室进行深层次、大力度的改革,使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室管理体系化,初步实现了实验设施现代化.我们还采取多种途径将实验室建设成果进行辐射,有效地发挥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