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钢100 t电弧炉一次烟尘余热回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多次除尘灰堵塞的情况。对各个阶段的堵塞物取样进行成分和电镜分析发现:温度较高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时,Ca O、MgO、Si O2、Al2O3和Ti O2主要在绝热烟道内沉积,K、Na、Zn、Pb主要在绝热烟道至余热锅炉2段完成富集;在余热锅炉2段和3段内含K、Cl、Zn等元素的物质依附于大颗粒灰尘粘结长大,形成10~20 mm的大颗粒簇状灰尘,并在换热器翅片内黏附沉积是余热锅炉发生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全废钢冶炼模式下,100 t超高功率电弧炉偏心区炉壁存在挂料问题。针对偏心区炉壁挂料的形成原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工艺操作不规范造成炉内热量偏低,导致炉料不能完全熔化,是偏心区炉壁挂料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工艺操作,解决了偏心区挂料问题,保证了炼钢生产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3.
柴垚  娄军魁  蔺学浩  李伟 《河南冶金》2022,(2):13-15+28
针对安钢AH70DBD低碳贝氏体钢力学性能出现抗拉强度批量不合格的问题,通过对比轧制工艺,并利用直读光谱仪检测其化学成分,利用金相显微镜检测其金相组织,分析出性能不合的原因。结果表明:强度偏高性能不合的主要原因是板条贝氏体组织比例较高,在轧制工艺上很难实现组织比例的精确控制;强度偏低性能不合的主要原因是B含量控制不合格造成的,组织以强度偏低的粒状贝氏体为主。  相似文献   
4.
杨俊锋  蔺学浩  任兵 《特殊钢》2018,39(3):40-42
安阳钢铁公司100 t电弧炉在复产改造中采用炉壁Cojet集束氧枪替代原有的炉壁氧燃烧嘴。100 t电弧炉改造复产后,炉料为80 t废钢+30 t生铁时,EAF冶炼周期55 min,电耗360 kWh/t,电极消耗1.6 kg/t;当炉料为60%废钢+40%铁水时,EAF冶炼周期50 min,电耗225 kWh/t,电极消耗1.2 kg/t,实现电弧炉低成本高效化运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表面质量检测仪在线检测出610L热轧板表面有结疤缺陷,在开卷平台取样,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等技术手段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类结疤缺陷是由于连铸工艺出现异常,造成铸坯夹渣,在后续轧制过程中进一步恶化板面,使热轧板表面产生多处结疤缺陷。通过采取稳定连铸过程浇铸状态、提高钢水纯净度以改善浇铸条件及规范使用耐火材料和保护渣等一系列措施后,减少了此类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安钢100 t电弧炉生产的Q355D低合金板坯的高温热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测试温度为600~1 350℃,应变速率为1.0×10-3s-1,并通过金相和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下的金相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电弧炉钢Q355D存在明显的高温塑性区和低温脆性区,高温塑性区为1 150~1 300℃,该区间最低断面收缩率为60.9%;第Ⅲ脆性区为650~950℃,温度小于950℃之后铸坯收缩率迅速由88.1%降低至900℃的33.1%,断面收缩率在800℃时达到最低,为23.9%。  相似文献   
7.
影响废钢收得率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计量误差、工艺波动。为减少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和计算废钢的收得率。结果表明,通过对比试验可以较准确地测定废钢的收得率,收得率的测定误差在±0.5%~1.0%。根据收得率试验数据,结合热平衡与物料平衡提出了对废钢进行价效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作为转炉钢铁料结构优化和确定废钢采购价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铁水热装、炉料结构优化、集束氧枪、全程泡沫渣、底吹工艺等一系列高效冶炼技术的应用,根据生产实践,持续优化工艺技术的参数,提高集束氧枪强穿透能力,化学能输入功率不断提高.安钢100 t电弧炉冶炼周期由62.3 min/炉降低至37.8 min/炉.当兑铁水量低于52%时,冶炼周期取决于废钢的传热效率,而兑铁水量超过5...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车轮钢490CL的铸坯高温热塑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断口形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金相组织。根据断面收缩率的变化,490CL在600~1350℃之间存在两个脆性区和一个高温塑性区,其中1320~1350℃是第Ⅰ脆性区,910~1320℃是高温塑性区,680~910℃是第Ⅲ脆性区。根据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分析了第Ⅰ脆性区、高温塑性区和第Ⅲ脆性区形成的原因。490CL铸坯热塑性研究为连铸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