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8011铝箔坯料退火后产生了贯通气泡和微鼓区,气泡内部出现了大量AlFeSi相富集。气泡是由于内部AlFeSi相的富集促进氢富集和氢析出,外部致密的氧化膜阻碍氢析出共同作用形成的。微鼓区的内部AlFeSi相较少,也形成了类似气泡的空腔。因此,AlFeSi相的富集不是气泡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轧制油回收设备的气流分布。研究了两种不同布风系统对气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进气孔孔径,增加进气孔数目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回收设备的回收效率。布风系统得到优化后,回收设备中气流分布更为均匀平稳。硅藻土与热空气的接触机率增大,提高了含油硅藻土中轧制油的回收效率。含油硅藻土能获得最佳的热量,避免了高能条件下油品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3.
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1235铝合金不同时间均匀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利用Beck方程描述了整个晶粒长大过程。结果表明:晶粒尺寸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长大,当退火时间达到3 h后,晶粒的长大逐渐停止,再结晶过程结束;获得了等温加热过程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晶粒尺寸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较好,表明基于该方程来预测不同退火时间后的晶粒尺寸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TEM观察了1235超薄双零铝箔坯料中Al-Fe-Si第二相粒子在轧制过程中的演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轧制过程的进行,块状第二相粒子在轧制剪应力的作用下被拉长,同时在拉长的块状第二相粒子周围富集了许多从基体上脱落的球形小颗粒第二相粒子。导致第二相颗粒、溶解球化的主要原因是扩散引起的,高密度的位错及空位等晶体缺陷是第二相粒子回溶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5.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强化固溶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固溶处理后仍有1.5~5μm的析出相粒子未固溶;这些析出相粒子在内应力作用下会成为裂纹源,恶化合金性能。含较多Fe、Cu、Zn的析出相粒子热稳定性较高,若回溶基体需强化固溶热处理。强化固溶后,绝大部分粗大的析出相固溶进基体,减少了形成裂纹源和应力集中的可能。同时强化固溶使基体内的溶质原子含量增高,在时效过程中可促进更多弥散相的析出,提高了合金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2195铝锂合金帽型试样进行动态加载以获取绝热剪切带.利用透射电镜分析动态加载后的试样微观结构变化.绝热剪切带中部的晶粒瞬间急剧细化形成纳米等轴晶,析出相完全溶解形成过饱和纳米固溶体.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7150铝合金的发展概况与应用现状,从各项异性、热处理等方面综述了7150铝合金的研究进展,预测了国内未来对7150铝合金的需求,并展望了7150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铝合金压力容器的研究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详述,包括铝合金内衬-复合材料气瓶、铝合金无缝气瓶、铝合金焊接气瓶等产品的材料选择、制造方法、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常见的铝合金气瓶内表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后ZL108铝合金的冲击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主要由α固溶体和粗大的共晶硅组织及块状的初晶硅组成。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析出相变得细小且分布均匀,形貌类似短棒状或者珊瑚状,能更好地钉扎位错,有助于材料冲击性能的提升。铸态试样中由元素不平衡分配导致产生了大量的难熔共晶硅和块状初晶硅。经固溶时效处理后析出相粒子在高温作用下不断破碎,大部分已重溶进入基体,残存的析出相粒子尺寸更为细小,能够更好地协调基体形变,将试样的冲击性能提升了6.6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