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扫描电镜纳米尺度测量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尺度测量概况和扫描电镜在纳米测量中的主要应用,从扫描电镜测长用标准物质,扫描电镜计量检定规程和长度测量标准方法3个方面简述了纳米尺度测量方法的标准化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纳米尺度测量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钢片磁性能测试系统,分析了测试环境温度(10~30℃)、试样质量(642~667 g)和剪切应力(剪切1~5次)对国内外不同牌号0.27~0.50 mm取向和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升高,冷轧硅钢片的铁损和磁感降低;随试样质量增加,铁损增加,磁感降低;随剪切次数增加铁损递增,磁感递减.文中归纳出磁性能测量的适合条件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采用硝酸-氢氟酸-硫磷混酸溶解粒径小于0.076 mm的磷铁样品0.100 0 g,过滤,未溶解的固体颗粒经环境场发射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并用X射线能谱仪进行成分分析,表明固体颗粒中含有金属成分。过滤后将同体颗粒连同滤纸放人铂坩埚中,800℃灰化20 min,取出稍冷,加入2 mL氢氟酸加热蒸发,蒸干后加入1 g焦硫酸钾,650℃熔融5 min,取出稍冷,加入10 mL硫酸(1+4)加热浸取,得到澄清溶液,与滤液合并,定容至100 mL。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锰量,选择257.610 nm作为分析线。按此方法分析了4个标准样品,测得结果与认定值一致,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0.10%。  相似文献   
4.
反复弯曲试验次数是反映钢丝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反复弯曲试验机存在夹具多且在试验过程中夹具容易对钢丝表面产生损伤的问题,因此对反复弯曲试验的夹具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夹具解决了旧夹具在反复弯曲试验过程中易对钢丝表面产生损伤的问题,减少了夹具的总数量,提高了夹具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冷轧硅钢片分取向硅钢片和无取向硅钢片两类,是一种重要的电工材料,我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约100万吨这种材料.针对进口国境检验中的冷轧取向硅钢片和无取向硅钢片混杂现象,特挑选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多种牌号取向性和无取向性冷轧硅钢片,对比分析其磁性能、力学性能、规格尺寸及涂层情况,从而得到了鉴别冷轧硅钢片取向性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纳米尺度测量、长度标准器选择、扫描电镜参数选取入手,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根据GB/T20307-2006对纳米级尺度进行测量,系统地研究了加速电压、束斑大小、工作距离以及象限位置对纳米级TiO2、ZnO、C纳米管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提高纳米尺度测量精度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低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检测与表征, 需要解决夹杂物分析的代表性和准确性问题。实验以脉冲分辨分析方法确定了低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组分, 并研究了其单火花脉冲分布和图谱。采用定量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多种物理分析手段对目标夹杂物进行全面分析, 探讨了夹杂物的主要存在状态和异常光谱信号与夹杂物的颗粒数量、尺寸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单位面积内夹杂物的尺寸越大, 对异常火花相对频数和异常平均强度占总体平均强度的比例影响越大。在对低合金钢进行常量元素含量检测的同时, 通过单火花脉冲分布和图谱还能对非金属夹杂物进行识别和检测, 结合金相和扫描电镜物理分析手段实现了非金属夹杂物的定量和定性, 适用于对低合金钢的日常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