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oSb3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嵌放锂容量.为缓解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引起的容量衰退,制备了热解碳包覆CoSb3合金粉末负极材料,并对其电化学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解碳包覆CoSb3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虽然尚不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但与纯CoSb3合金负极材料相比,首次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进一步降低CoSb3合金的粉末粒度,优化热解碳对合金粉末的包覆完整性,可进一步改善热解碳包覆CoSb3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寻求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紧迫的任务。清洁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提出来的,它对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因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近2年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世界各发达国家对电动汽车的开发如火如茶。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城市空气严重污染问题,已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被认为是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除此之外,电动汽车还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不同能源的特点,对于全球性节能和能源形式的更新换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强制推行零废气排放汽车政策以来,世界上很快兴起一场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热潮,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自从90年代SONY率先推出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其正极材料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已经从钴酸锂材料一枝独秀,发展成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材料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些材料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钴镁共掺的LiNi0.87Co0.10Mg0.03O2正极材料。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iNi0.87Co0.10Mg0.03O2正极材料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3.0~4.3 V(Li+/Li)的条件下,该电极0.2C和1C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202.6mA·h/g和190.5 mA·h/g;经过50次循环后,该电极0.2C和1C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6.1%和93.4%。而且,将该材料制作成型号为053048的全电池,在1C充放500次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81.7%,性能接近工业用钴酸锂电池的水平。因此,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能够用于高能量密度的移动数码产品。  相似文献   
6.
便携式电子设备、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以及空间技术等的迅猛发展,对二:次电池在比容量、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可从电极材料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磷酸铁锂基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的安全性能和优异的循环性能是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磷酸铁锂材料本身导电性差,在实体电池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阻较大和倍率性能不佳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导电添加剂组成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本文用商业化的LiFePO4、石墨和电解液为主要原料,以碳纳米管(CNT)和导电碳黑(Super P)为导电添加剂,制作了20 Ah容量兼倍率型的磷酸铁锂软包电池。扫描电镜(SEM)分析测试表明导电碳黑Super P和CNT分散均匀,可与磷酸铁锂颗粒形成点和线的接触,进而可以提供更多的附加导电通路。应用该复合导电添加剂所制作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具有1.0 mΩ内阻,电池首次效率在91%以上,正极材料克容量0.5C发挥到146.32 mAh·g-1,9C/1C接近100%,倍率性能优异,电芯经过2165周循环电池容量保持率为91.78%,循环性能优秀;而使用常规导电碳SP+KS-6的分容比容量是139.06 mAh·g-1,电池内阻均值为3.25 mΩ,电芯经过2003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7.63%。经过优化实验条件,正极中添加3%SP+1%KS-6+1%CNT复合导电剂的电芯整体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