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机械仪表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GaN功率管具有高击穿电压和高开关频率,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没有一个额定的雪崩电压值,二是损耗高以及高开关频率下EMI特性差的问题.针对GaN功率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OS管来设计GaN功率管的门级驱动控制电路.通过电流驱动调节电路控制电流的变化率,以此控制GaN功率管的开启,进而改善GaN功率管的...  相似文献   
2.
邱永松 《电器工业》2024,(3):45-48+60
现行的霍尔传感器是将一块闭合的金属芯片封装而成,在交变的磁场作用下金属基板会产生涡流磁场,随着频繁的开关和输出电流频繁变换,将使霍尔芯片受到的实际磁场因涡电流产生的磁场相抵消而有所减少,导致电压输出误差较大以及响应时间较慢,针对现有市面上的霍尔传感器封装结构中的芯片易产生涡电流效应,导致芯片输出电压值误差较大和输出电压响应时间较慢的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偏心槽的霍尔传感器芯片封装结构设计,通过磁场仿真软件分析和di/dt设备对比测试,验证了本新型封装结构相比现有封装结构能有效抑制和降低芯片涡电流效应、降低电压输出误差和响应时间、提高霍尔传感器的带宽及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3.
4.
抽油井堵水选井选层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油井堵水作为一项降水增油工艺措施日益显得重要。堵水机理理论分析表明,影响堵水选井选层的因素众多,各种影响因素对选井选层的制约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合理选井选层就成为堵水成功的关健。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提出综合运用集合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堵水选井选层,并编制了计算机软件,用微机进行选井选层设计。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对促进堵水工作向设计规范化、程序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提出了注水井二流量不关井测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现场测压时间,避免了由于关井测压注水井停注造成的损失,而且计算结果非常准确,满足了油田现场注水井测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葡萄花油田北部地区合理注水压力,合理流动压力和合理地层压力界限的讨论,初步确定了该地区合理的压力系统。经过一年多时间对压力系统的调整工作,取得了增加产量,稳定含水,改善油层动用状况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7.
邱永松  李丽 《电源技术》2021,45(12):1537-1539
针对硅基负极材料在体积膨胀、HF腐蚀、SEI膜不稳定、电导率低等问题,降低了其材料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硅纳米核颗粒与碳化层构筑核壳型硅碳为内核即内壳,通过化学或机械方法,在其内壳表面包覆纳米级纤维状多孔氧化锡层、HF隔绝层和最外层人造SEI膜功能Li+导体层为外壳,制备得到一种多层包覆硅基核壳结构的双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双壳硅基负极材料首次效率高达98.8%,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96.4%.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双壳结构不但可以弥补硅基内核与包覆材料各自的缺陷,而且通过协同作用大幅提升了硅基负极材料在首次效率、容量保持率、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无钴镍基正极材料因其具有成本低、比容量高等优点而备受市场瞩目,但也存在倍率性能差、循环寿命短、高压循环稳定性差、表面残留锂、阳离子混排等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双层四元无钴镍基层状单晶正极材料,以无钴镍基和锰为基础二元材料,通过掺杂铁、铜两种金属元素制备成四元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前驱体,将前驱体与锂源按合理配比混合制备成富锂微米级单晶基体,最后以高导电性材料氮化钛均匀包覆基体制备成锂离子电池双层四元无钴镍基单晶正极材料。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经5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仍有98.2%,该结果验证了本试验所制备的正极材料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的特性;通过掺杂两种元素后进行微米级单晶改性处理、合理的富锂配比和高导电性材料表面包覆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正极材料的高压循环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并具有极佳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隐身材料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编码超材料技术,使物体实时自适应隐身的方法,且由于数字编码超材料具有可共形、低剖面、可设计频段宽等特点,在电子对抗、电磁隐身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研究隐身技术的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