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戈塘金矿床是黔西南地区发现最早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其金矿体均分布于区域性海马谷断裂南东盘。经近30年的断续找矿工作,海马谷断裂北西盘找矿方向及前景却依然不清。在新近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在海马谷断裂北西盘,通过地电化学测量提取Au元素峰值为179.0×10-9,经异常查证发现荞地坡金矿化蚀变带,该金矿化蚀变带受控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与二段岩性突变界面,呈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延伸1.2 km,厚0.8~2.0 m,含金品位为0.50×10-6~0.82×10-6。其发现过程折射出地电化学测量的引入对戈塘地区金矿找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拓展了该地区找矿空间,分析认为在海马谷断裂北西盘深部有利岩性组合段与北东向构造叠加部位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赵明峰  罗建均  陆建宝  周克林  王伟 《黄金》2023,(4):63-68+74
赖子山背斜地区是贵州册亨—望谟金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已发现一处超大型金矿床和多处小型金矿床或金矿点,目前该区仍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通过系统总结地质特征和金矿构造控矿规律,认为赖子山背斜地区具有明显的三级构造控矿特点,深源成矿流体的运移及富集与三级构造的关系密切,晚古生代的隐伏同生断裂+区域性赖子山背斜、层间滑脱构造+矿床级的断裂、褶皱组成的构造系统对金矿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建立了赖子山背斜地区的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