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HEH[EHP](P507)为流动载体,探讨了Zn(Ⅱ)的传输行为,考察了内、外相酸度、膜相载体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Zn(Ⅱ)的适宜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孙国新  韩景田  包伯荣  崔玉 《核技术》1999,22(3):183-186
研究了N,N-二丁基辛酰胺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考察了水相酸度,盐析剂LiNO3浓度以及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结合红外光谱分析了萃合物结构。TBP对DBOA萃取铀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低TBP浓度下,两种萃取剂具有协同效应,但随着TBP浓度的增大出现反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恒界面池法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水相SO4^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N1923在硫酸介质中萃取Mn(Ⅶ)的速率的影响,导出了萃取速率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萃取机理为界面控制阴离子交换反应,并求得该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f=15.7kJ/mol。  相似文献   
4.
以磷酸二异辛酯(DMHPA)为流动载体,对U(Ⅵ)的乳状液膜传质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外相硝酸浓度、膜相载体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U(Ⅵ)的一次回收率达96%以上。并求得初始传质速率方程,计算了表观传质反应热。对应用该乳状液膜富集U(Ⅵ)的适宜条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以三(2-氨基乙基)胺为核的PAMAM树状大分子与Ag+的配位作用,探讨了Ag+与PAMAM的物质的量比、溶液的pH值以及相互作用时间对配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g+与PAMAM的物质的量比的增加,配位的Ag+数目增加,吸收强度增加,且最大吸收波长红移;溶液pH值对配位体系影响显著,在酸性条件下,PAMAM的伯胺和叔胺会被质子化,H+取代Ag+,这为PAMAM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另外,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配位体系也有一定的影响,延长反应时间和升高反应温度,均会使吸光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孙国新  韩景田 《核技术》1999,22(2):114-118
研究了新萃取剂N,N‘-四己基丙二酰胺-正辛烷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的机理。考察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钠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了萃合物的结构。求得了萃取硝酸铀酰的平衡常数及反应的热力学函数。与四丁基丙二酰胺相比减少了三相生成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孙国新  韩景田  包伯荣  崔玉  鲍猛 《核技术》1999,22(2):geMap1
研究了新萃取剂N,N'-四己基丙二酰胺-正辛烷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考察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钠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了萃合物的结构.求得了萃取硝酸铀酰的平衡常数及反应的热力学函数.与四丁基丙二酰胺相比减少了三相生成的倾向.同时研究了稀释剂的影响,发现该萃取剂在正辛烷中比在甲苯中萃取能力强,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释剂对双取代单酰胺萃取铀(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玉  孙国新  邵华  韩景田  包伯荣 《核技术》2003,26(9):705-707
利用红外光谱、分子力学结果等进一步研究稀释剂对N,N—二丁基月桂酰胺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影响,结合萃取剂和萃合物的结构以及溶质和稀释剂相互作用的性质分析了稀释剂效应。  相似文献   
9.
辛酰哌啶萃取硝酸铀酰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辛酰哌啶(OP)的甲苯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硝酸铀酰的热力学。认为在有机相中形成了两种萃合物:(OP)UO2(NO3)2和(OP)2UO2(NO3)2,平均常数分别为:Kexl=0.538和Kex2=4.230;通过硝酸对辛酰哌啶萃取铀的影响间接求出了辛酰哌啶萃取硝酸的平衡常数Ka=0.097.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双水相萃取体系中源相酸度、萃取剂HEH[EHP]浓度对Cu(Ⅱ)、Zn(Ⅱ)传输的影响;研究了其萃取动力学过程;推断了该过程的反应机理。并对应用该体系分离Cu(Ⅱ)、Zn(Ⅱ)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