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冲压成形仿真软件Autoform对某车型后背门外板冲压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压边力、润滑、料厚及模具间隙等因素对拉延筋圆角减薄率的影响,并基于分析结果解决了拉延筋圆角冲压开裂的问题。结果显示,零件减薄率随着压边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随着压边力的增加而减小,压边力在1400~2000 kN之间时,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可保持在19.1%之内;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随着摩擦因数的减小而增加,当摩擦因数为0.11时减薄率达到19.6%;料厚由0.63 mm增加至0.67 mm时,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由16.0%减小至13.4%;模具间隙对拉延筋圆角开裂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模具间隙为0.02 mm时,减薄率达到25.5%。故适当提升压边力和摩擦因数、增加料厚、减小模具间隙均可降低拉延筋圆角处减薄率。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相同厚度的高强双相钢HC420/780DPD+Z和HC550/DPD+Z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获取了静态力学性能参数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力学特性曲线,提取了关键性能参数,获取了其与应变速率间的关系;对比了不同强度的两种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性能变化差异;获取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断口形貌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强度材料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邱木生  朱浩  韩赟  韩龙帅  滕华湘 《钢铁》2021,56(7):139-144
为了研究退火工艺对780 MPa冷轧多相钢组织及性能影响,采用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综合成形试验机及电子探针(EPMA)对两种具有相同成分、抗拉强度均为780 MPa但具有不同屈强比和扩孔性能的多相钢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力学性能及扩孔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采用两相区退火时马氏体岛...  相似文献   
4.
根据行业标准JB/T 12229—2015,双柱液压机的斜置角度分为22°,25°,30°,32. 5°和35°。不同的斜置角度改变了液压机的本体几何参数,也改变了液压机的重量。以5 MN公称压力双柱上推式液压机本体为研究对象,以液压机斜置角度为变量,以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以减小本体重量为目标,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进行本体优化设计。在立柱与横梁接触面处不发生开缝现象的条件下,模拟计算了中心载荷和偏心载荷下的最小预紧力,分析得到斜置角度对液压机预紧力的影响规律。通过上述分析结果,研究了斜置角度对液压机的重量的影响趋势,为企业选择双柱液压机的规格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采用板材综合成形试验机对DP780双相钢进行极限应变试验,分别基于C-H失稳理论和M-K凹槽失稳理论搭载Yld2000屈服准则和幂指数硬化模型对DP780双相钢成形极限曲线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M-K凹槽失稳理论和C-H失稳理论获得的成形极限曲线对成形极限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7.97%和95.82%;初始厚度不均匀度越大,钢板表面越光滑,越有利于成形;当初始厚度不均匀度为0.992时,M-K凹槽失稳理论对DP780双相钢成形极限的预测精度最高,相对误差为0.66%,在实际冲压生产中,当初始厚度不均匀度取0.992时,该理论模型可作为获取DP780双相钢成形极限曲线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汽车板应用越来越多,其成形边裂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冲裁间隙对冲压件断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以S550MC、S315MC和SPFH590等3种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以冲孔、扩孔和电镜扫描等物理试验为研究手段,分析了冲裁间隙对断面质量、冲裁力和扩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强钢来说,随着光亮带宽度的增加,扩孔率并不一定增加;对于S550MC来说,适当增加冲裁间隙不仅有利于降低冲裁力,且有利于提高板料的扩孔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追溯含硅780 MPa连退双相钢粗糙条纹全流程工艺和表面情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方法(EDS)和辉光放电光谱法定量分析(GDOES)等手段,对材料微区成分元素种类、含量进行了分析,并拟制出材料不同工序后表层易氧化Si元素的GDOES曲线,探析粗糙条纹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粗糙条纹缺陷为热...  相似文献   
8.
针对超高强钢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沿带钢宽度方向镀层不均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了气刀位置带钢板形对镀层均匀性的影响,分析了气刀位置带钢板形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有效改善了超高强钢镀层横向均匀性。结果表明:带钢上下表面镀层沿宽度方向呈现对称的“C”形分布,镀层偏厚位置的镀层重量与镀层偏薄位置可相差1倍以上;带钢在锌锅内部经过沉没辊时,带钢上下表面产生的不对称变形使带钢在气刀位置形成C形翘曲,导致带钢上下表面与气刀距离产生显著差异,形成横向镀层不均;不同纠正辊进给量及冷却塔段张力对气刀位置带钢板形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纠正辊进给量的增加,气刀位置的带钢板形会发生显著变化,经历了“C”形、平直、“W”形,反“C”形4种状态。通过优化纠正辊进给量与冷却塔张力,可实现超高强钢镀层横向均匀性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9.
以DC56D+Z超深冲钢为研究对象,基于Ludwik、Swift和Hockett-Sherby硬化模型开展材料性能参数解析,确定能够精确表征其力学行为的硬化模型;利用最佳硬化模型,分别搭载Hill'48、Barlat'89和BBC-2005屈服准则对DC56D+Z钢汽车后背门内板进行冲压成形仿真,获得了材料流动量、最大主应变和最大减薄率等数据,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不同屈服准则对仿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ockett-Sherby硬化模型对DC56D+Z钢力学行为的描述精度最高,拟合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979;基于Hockett-Sherby硬化模型并搭载BBC-2005屈服准则的仿真模型对材料流动量、最大主应变和最大减薄率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9%,5.6%,10.1%,更适用于DC56D+Z钢板的冲压成形仿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