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建立了水中乙二醇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液体样品不需要经过萃取,直接离心过滤,上GC-MS测试,在适合的程序升温的条件下经聚乙二醇色谱柱分离,在电子轰击电离源下以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乙二醇在2~ 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某产业园区基坑项目A和项目B为例,探讨了相邻多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沉降的影响。数据监测点发现,相邻基坑开挖阶段,沉降与基坑距离产生关联。在空间维度方面,不同监测点的沉降曲线呈现多样趋势,且存在叠加效应。A基坑采用混凝土灌注桩体系,整体稳定性高于B基坑,其竖向位移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相邻多基坑共同影响导致沉降,交界处的阳角沉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ATP-EMTP 的杆塔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计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伟  刘浔  黄伟超 《电力建设》2010,31(5):22-25
准确地确定杆塔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前提,目前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土壤火花放电的非线性影响。分析了考虑火花放电效应时的接地体等效模型的思路和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 种基于ATP-EMTP的仿真计算模型,这2 种仿真模型都能很好地模拟雷电流流过接地体时的电感效应和火花放电效应,完善了冲击条件下的接地体模型。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此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针对矩阵式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提出一种控制策略,即前级矩阵变换电路和后级全桥电路的调制策略以及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的换流方法。其中,前级矩阵变换电路的调制基于双线电压调制思路,对扇区进行重新划分,调整和优化开关状态选择,以满足简化换流需求,后级全桥电路根据前级矩阵变换电路的调制策略,配合前级调节脉冲宽度进行协调控制,双向开关换流采用基于交流电压相对大小的两步换流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整流和逆变模式下,矩阵式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均能保证网侧电流正弦,功率因数接近于1,输出电压电流可以保持恒定。由此证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实现变换器能量双向变换,且输入输出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毛昭勇  黄伟超  樊瑜 《兵工学报》2015,36(10):2000-2005
针对一种可伸缩式垂直轴叶轮海流能发电系统,开展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研究,解决在海流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最大能量捕获问题。针对现有海流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存在需要准确测量海流速度、控制系统设计复杂等问题,在分析海流能发电系统运动方程和转矩特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2阶滑模控制的最佳转矩控制策略,将叶轮模型输出的转矩作为转矩环的反馈信号。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功率调节装置和控制系统能动态地跟踪最大功率点,具有良好动态特性和控制效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对后续开展海流能发电系统实物样机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昭勇  卫超  黄伟超  樊瑜 《兵工学报》2014,35(8):1324-1328
Banki式风机是一种适合在低风速下运行的小型风机,但其在迎风方向存在负力矩,整体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在迎风方向上安装一个弧形导流板的方案。为了探索导流板对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定量分析导流板对风机发电功率的影响,使用滑移网格技术对风机进行了二维非定常数值流体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导流板可减少叶轮在逆风半周期内的负转矩,提高风机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66.9%.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五桥臂逆变器传统调制方法存在的电压利用率低、有大量电压反向脉冲、开关损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矢量调节的调制方法,该方法借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通过调节整合两逆变器的零矢量分布,统合考虑公共桥臂脉宽需求,使其同时满足两台交流电机的需求。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两台交流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独立控制,且与传统调制方法相比,逆变器的电压利用率可提高一倍,电压反向脉冲和一个采样周期内开关动作次数均显著减少,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