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贵刊1991年第二期刊登的“试论多种程序语言的综合应用”一文中,作者钟廷姣同志提供的在批处理程序中采用“虚拟文件”式的接口技巧,在多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对于实现程序控制和不同运行环境的切换,以实现功能模块的连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众所周知,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如果所开发的系统规模较小,只有简单的数据处理和科学运算,则只需  相似文献   
2.
开采沉陷信息处理软件系统模块划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开采沉陷信息处理软件系统各个模块间的关系及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利用文中讨论的设计划分方法开发的“地表移动与三下采煤数据管理及处理”软件收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观测地下开采引起地面建筑物变形的问题。 针对下沉盆地内建筑物变形的特点,文中讨论了变形的摄影观测原理,必要精度和摄影误差。此外还给出一种新的观测设计方法和变形计算方法。 峰峰矿区和北京的试验表明,文中所做的理论分析符合实际情况,所给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稀土抛光粉的应用及发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绍东  李学舜 《稀土》2008,29(1):59-62
简单介绍了稀土抛光粉制备方法及性能,对国内外稀土抛光粉的基本生产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其应用领域的分析,介绍了稀土抛光粉在液晶等平面显示领域的应用方式,分析了稀土抛光粉产业的发展趋势,对稀土抛光粉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Elta—2电子速测仪与微机IBMPC/XT之间数据传送、加工处理与存贮自动化系统。功能强、效率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Yb2O3-Y2O3-Ta2O5-ZrO2体系相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Yb2O3-Y2O3-Ta2O5-ZrO2陶瓷材料的相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来表征材料从200℃至1 500℃的相稳定性。结果表明:经200℃至1 500℃等温热处理后,Yb2O3-Y2O3-Ta2O5-ZrO2陶瓷材料仍由单一的四方相组成,说明Yb2O3-Y2O3-Ta2O5-ZrO2陶瓷材料在低于1 500℃以下温度热处理具有良好的相稳定性。另外,该体系表现出与成分无关的高四方度,这可能是具有良好四方相相稳定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碳酸镧铈为原料制备稀土抛光粉工艺,对工艺流程中的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焙烧前驱体及焙烧产物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铈基抛光粉的焙烧过程主要分为稀土碳酸盐的脱水过程、氟碳酸盐分解过程、稀土氟氧中间化合物的生成过程、稀土氧化物的最终转变生成过程;稀土抛光粉主要有两相构成,一相为CeO2晶格中固溶部分La3+,另一相为CeLa2O3F3,且在CeO2与CeLa2O3F3之间的界面没有形成很好的外延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界面混合;焙烧过程中,主要依靠非均匀形核,形核后CeO2晶粒生长过程中,焙烧450 min,之前(111)面晶粒尺寸的生长速度要大于(200)晶面,450 min之后,整个晶粒形状基本呈球形。且随焙烧时间的增加,晶格常数和晶格畸变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光学玻璃抛光用稀土抛光粉的制备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碳酸稀土为原料制备稀土抛光粉,研究了焙烧、分级等工艺条件对制备光学用高性能稀土抛光粉的影响。通过抛光机理,分析影响抛光粉抛光能力的因素,从而找出最佳工艺条件,生产出适合光学玻璃抛光的高性能稀土抛光粉。  相似文献   
9.
10.
以碳酸铈为原料制备了无氟铈基稀土抛光粉实验样品,并采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无氟铈基稀土抛光粉制备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无氟铈基稀土抛光粉是一种在CeO2中固溶Ce3 的固溶体,其焙烧过程中产生新相的相变阻力的主要因素可能为总的界面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