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AD软件对增压器的压气机叶轮进行了三维实体造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I-DEAS对叶轮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得到了叶轮在不同转速下的固有频率值及相应振型,通过Matlab软件绘制Camp-bell图,找到了叶轮容易发生共振时的转速和激振频率.从而为该增压器叶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活垃圾焚烧废气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清  胡飞 《广东化工》2010,37(12):105-106
垃圾焚烧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较常用的垃圾处理技术之一,垃圾焚烧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系统操作复杂、要求严格;燃烧过程会产生SO2、NOx、HCl、二噁英和焚烧飞灰等二次污染物。若系统设计不完善、运行管理不当,垃圾焚烧尾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严重伤害人体健康。文章通过对废气的来源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并详细阐述该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乏燃料运输容器内盖上的排气/排水孔盖作为容器包容边界之一,采用双○型金属密封圈,在容器装载乏燃料组件后需对排气/排水孔盖进行氦泄漏检测。ENUN 24P乏燃料运输容器调试过程中,发现原泄漏检测工具存在孔盖与密封面对中困难、操作复杂、易损坏密封面、增加操作人员受照风险和检测方法未考虑本底值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检测工具和增加本底测量的检测改进措施,经过试验验证改进后的检测工具能有效地加快泄漏检测时间,操作简便,并减少操作人员受照剂量。改进后的检测工具也可应用于国内已有的NAC-STC型乏燃料运输容器排气/排水孔盖泄漏检测。  相似文献   
4.
广东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改良的A2/O工艺,即A2/O与微曝一体化氧化沟.通过调节使其按厌氧/缺氧/好氧的模式运行,并开展了脱N除P的生产性试验,考察了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A2/O等工艺除污效果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A2/O与氧化沟合建改良工艺具有抗冲击力强、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核电的发展,单一的公路运输体系无法满足分布在我国沿海各处的核电厂乏燃料外运需求,包括海运在内的多模式联运体系是未来乏燃料外运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国外典型的乏燃料转运码头技术条件进行了调研,并对我国乏燃料海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典型乏燃料货包转运码头均配备了符合要求的固定式起重设备,船舶在港作业期间对码头进行封闭式管理,并对码头作业人员的受照剂量进行监督和控制。针对我国尚无乏燃料海运经验,更没有转运码头的相关技术规范的现状,本文提出可借鉴国外如法国、英国、日本乏燃料海运的经验,并对我国乏燃料海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乏燃料运输是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乏燃料运输能力配置显著滞后,我国迫切需要建设乏燃料公海铁联运的运输模式。基于国内乏燃料公路运输应急救援体系,探讨了乏燃料铁路、海上运输及转运状态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并讨论了联运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掺杂有CeO2改性的CuO/γ-Al2O3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采用微波诱导氧化技术,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以甲基橙模拟偶氮染料废水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该催化剂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中的催化活性.在微波功率为720W的条件下对于25mg·L-1的甲基橙模拟废水,催化剂投加量为10g·L-1,处理2min后,脱色率可达95.4%,说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广东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改良的A2/O工艺,即A2/O与微曝一体化氧化沟。通过调节使其按厌氧/缺氧/好氧的模式运行,并开展了脱N除P的生产性试验,考察了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A2/O等工艺除污效果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A2/O与氧化沟合建改良工艺具有抗冲击力强、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嵩待(嵩明一待补)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交通事故特征,提出聚类分析方法、聚类步骤。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嵩待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时段、事故形态、多发路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