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与砂岩渗透性密切相关的物质成分有2种,即泥质成分和碳酸盐;2081铀矿床砂岩中的泥质含量较低,平均值仅为2.85%,而碳酸盐含量变化较大,它是影响砂岩渗透性的一个主要因素.计算出砂岩中碳酸盐含量,可为划分渗透与非渗透砂岩提供依据.此矿床中碳酸盐主要以微晶方解石的形式填充于砂岩的孔隙中,因此影响了砂岩的渗透性.用孔隙度测井(声波时差)参数来计算碳酸盐含量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发现首个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以来,该区的铀矿找矿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控制的区域层间氧化带规模不断扩大,氧化带前锋线不断增长,从东往西依次发现了皂火壕、纳岭沟和大营等特大型铀矿床,以及一大批铀矿产地。这些铀矿床与矿产地构成了杭东—皂火壕巨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带。通过对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形成条件分析,认为其主要控制因素为稳定的斜坡构造背景、丰富的铀源供给、巨型泛连通砂带、持续的含氧水补给、区域隔水层的发育和巨型还原障等。同时,结合构造演化与矿石年龄分析,在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共划分出NW-SE、N-S、NE-SW和E-W向共4期叠合氧化成矿作用,并建立了三维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纳岭沟砂岩型铀矿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铀矿床之一,具有含矿含水层厚、岩矿比大的特点。通过详细研究该矿床局部隔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其总结为3种类型:完整型、残缺型和天窗型,并细分为11种亚类型。详细分析了局部隔水层的空问分布对铀矿开发的影响,不同的局部隔水层空间发育样式,控制着浸出液的不同分布模式。以完整型的同顶不同底亚类和残缺型的双边缺底板亚类进行了动态注采模拟分析,将整个模拟过程分为反应前阶段、初始反应阶段、反应中阶段、浸出液连通阶段、见矿阶段和稳定阶段,对该矿床的下一步有效开采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TMS铀矿床为巴音戈壁盆地最大砂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后备铀资源聚集地。在详细分析矿床铀矿体不同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铀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并提出了具体找矿预测判据。TMS铀矿体类型按岩性可划分为砂岩型、泥岩型和混合型3类;按控矿因素又可划分为物性转换面控制矿体和化学转换面控制矿体2类。总结出TMS铀矿床矿体的4种空间分布样式以及不同岩性矿体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最后,结合砂岩型铀成矿系统,总结了找矿预测的具体工作内容,对在矿床外围和邻区开展铀矿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激发极化找水作为一种手段,解译上经验性的成分居多,致使许多专业人员对于能否利用该法找水举棋不定.偏离度参数的提出,大大地提高了对含水性判断的准确性,加之屏障装置测深推断更加接近真深度,使得在包头地区找水的可行性论证有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局部隔水层主要有2类,即沉积作用形成的泥粉质局部隔水层和成岩作用形成的钙质局部隔水层.为了达到局部隔水层的最佳识别效果,采用多曲线加权视电阻率曲线重构技术进行岩心标定.综合研究局部隔水层及矿体的发育规律,以局部隔水层及矿体的空间特征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局部隔水层与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