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8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计数管流向探头;;单孔;;总流向;;局部流向;;滤水管 掌握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有助于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利用放射性单孔法可以测定地下水流某一点流动方向。 应用放射性指示剂在单孔中测定地下水流向的方法由奥地利的梅尔霍费于1963年首先提出,1964年波兰的鲍劳斯齐克等把这种方法用于现场测量。放射性单孔流向测量方法有若干种,其原理基本相同,仅测量装置结构有区别,早期有单管旋转式探头。我们从1983年7月  相似文献   
2.
柴河水库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42m,坝顶长982m,最大库容6.36亿m~3,可灌溉农田40万亩,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发电、养鱼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自1975年水库蓄水后,即发现右坝端桩号0 850m附近下游坝脚有渗水现象。当年汛期,下游坝脚曾发生4处浅层滑坡,1980年5  相似文献   
3.
核技术简讯     
能源部科技司于1989年12月22至23日在南京召开了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北京核仪器厂合作完成的“表面型核子水分密度计(FT—628型)的研制及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表面型核子水分密度计(FT—628型)设计合理,标定方法可靠,技术文件齐全,达到了原定技术要求。该仪器可直接测定出土或混凝土的水分(指土单位体中含水质量)和密度,并同时读出含  相似文献   
4.
由于底沙运动与河床的冲淤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底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掌握能在现场直接观测江河底沙运动的现代技术并结合解决具体工程问题,1980年8月和1982年4月在镇江港进行了两次放射性示踪沙试验。通过试验已测出了泥沙在水流作用下的流路和方向。泥沙运移的速度是用矩心迁移法计算出来的。Courtois和Sauzay's的示踪平衡法已用来计算埋深,并结合示踪沙的运移速度得出单宽输沙率。一、核素选择和示踪沙制备  相似文献   
5.
6.
地下水弥散系数的野外试验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家平  李樟苏 《水利学报》1998,29(8):0038-0043
弥散系数是地下水污染数学模型的基本参数.本文提出一种获得纵向和横向弥散度的野外试验新方法.该法能很好地控制野外试验的水位和流场形态,提高地下水坡降,且方便可行.同时还介绍一种与配线法不同的,用联立方程迭代求解的弥散度新算法。  相似文献   
7.
1991年6月,在长江口北槽航道上抛泥区进行了一次放射性示踪沙试验。示踪沙投放总量为495g,示踪核素为~(46)Sc,总活度为17.95×10~(10)Bq(4.85 Ci)。试验目的是通过定量观测底沙运移的方向、路线、速度和输沙率,为北槽航道上抛泥区今后能否继续使用提供论据。试验观测资料表明:在中小汛期间,无论是涨潮还是落潮时投放的示踪沙都在落潮流控制下向北槽航道中段输移,并最终沿着110°的运动方向以758 m/d的运移速度,在269号航标附近进入挖槽,单宽输沙率为47.8 m~3/md。  相似文献   
8.
9.
10.
自从1980年8月在江苏省镇江港进行了国内首次放射性示踪沙试验以后,今年我所又与有关单位协作,在长江镇扬河段、杭州湾和长江口相继进行了三次测验。三次试验都使用放射性钪—46玻璃沙作示踪沙,其半衰期为81天,γ—射线能量分別为0.88和1.12兆电子伏。现将各次测验情况概述于下: 令年四月间,我所与镇江港整治委员会和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协作,在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征润洲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