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
始发事件分析是反应堆概率安全评价的起点。本文以10 MW固态钍基熔盐堆(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TMSR-SF1)为研究对象,采用主逻辑图分析方法,基于TMSR-SF1的最新概念设计,在参考已有氟盐冷却高温堆、高温气冷堆和钠冷快堆的始发事件清单和始发事件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针对TMSR-SF1始发事件分析进行初步探索研究,初步确定了TMSR-SF1的始发事件清单,共得到了TMSR-SF1的37个始发事件(功率运行情况下),并按照故障类型分类的方法对这些始发事件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为TMSR-SF1下一步的深入分析研究始发事件及其概率安全评价(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PSA)中事故序列分析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安全分析的完整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硝酸盐自然循环回路(Nitrate natural circulation loop,NNCL)中驱动力和阻力在量级上非常接近,由于环境、材料参数、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的波动都可能对NNCL系统性能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需要寻找出影响NNCL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采用专家经验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参数不同权重供人们决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NNCL系统性能的40个参数进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通过权重计算从而选出12个关键参数,这些参数既包括物性参数、结构参数,也包括运行参数。通过分析得出NNCL系统运行阶段应关注的关键参数依次为空气入口温度、加热功率和空气流量。  相似文献   
3.
大事件树法船用核动力装置中小破口失水事故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满功率工况下船用核动力中小破口失水事故后安全功能需求、系统响应和操纵人员干预对堆芯损毁的影响,在对前沿系统和支持系统分析和简化的基础上,采用大事件树/小故障树方法建立了事故序列化模型.通过量化分析,找出了始发事件下导致堆芯损毁的支配性序列、支配性题头事件,提出了系统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分布于淅川县小陡岭—蒲堂—老灌河一带,地处秦岭造山带东段南支,木家垭—内乡断裂与淅川断裂之间。为查明区域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规模、矿石特征和矿床成因等,相继开展了矿产普查、预查工作,并对整个成矿带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代大沟岩组中,石墨斜长片麻岩、石墨片岩是石墨矿的主要赋存层位,矿层受地层控制明显,矿体与矿层基本吻合;②矿层多分布于成矿带西段和东段,中段较少,西段矿层多赋存于大沟岩组上部岩石组合中,中段及东段矿层赋存于中部岩石组合中;③西段矿石类型多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少量为石墨片岩型,中段和东段多为石墨片岩型,少量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④含碳沉积建造和区域变质作用是石墨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期为中、新元古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矿产勘查,在该成矿带上相继提交了小陡岭、徐家湾—李家营、下大扒、柳树沟4个大型、特大型石墨矿产地;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靶区内矿产地外围均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石墨矿层。综合成矿预测结果表明:豫西南南秦岭石墨成矿带远景资源量可达上亿吨,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墨矿开采基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河南某白云石矿煅烧后白云岩的灼减以及活性,针对白云岩在不同煅烧温度和时间下产生的不同差异问题进行了煅烧试验研究。通过差热分析得到白云石的分解温度,白云石煅烧温度及时间为1 100℃、90 min时,煅烧后的灼减与活性度达到最大,灼减为47.36%,活性度达225.6 mL,煅烧后产品化学成分主要为MgO、CaO,含量分别为40.50%、55.68%;物质组成主要为石灰石、方镁石,含量分别为54%、41%。试验结果表明:白云石的煅烧适宜温度为1 100~1 150℃,适宜时间为30~90 min,主要物质组成为石灰石、方镁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