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采自全澳大利亚445个土壤样品中铀和镭的测量表明,土壤中铀的平均含量为2.0×10~(-6),U/~(226)Ra的活度比为1.09。虽然单个样品值的变化范围很宽,但总体上富铀土壤多于富镭土壤。Cross-Kambalda地区(WA)南部,Eyre半岛(SA)东南部和Cobar(NSW)北部地区的样品,显示了区域(放射性)不平衡,偏~(226)Ra。 在昆士兰东北部的两片石炭纪火山岩发育地带发现土壤富铀。活度比值的弥散分布表明,不平衡将对航空γ测量获得的铀道数据的噪声有影响。低计数率的统计噪声(反映土壤中的低铀含量)和铀镭不平衡的综合作用导致铀道数据产生40%~60%的变化。数据的这种变化通过合适的滤波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指示晕方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盲矿勘查方法。它是基于矿和脉体物质由于岩浆、热液和构造作用,在上覆岩石中的局部再沉积。含盲矿的“标准”矿床研究显示,来自盲矿体的再沉积物质的地球化学和矿物晕(指示晕)存在于称为“上升物”的矿后地质体中,即上覆岩石中的断层、岩墙和石英脉中。指示晕方法采用矿后上升物构造的特殊采样,被推荐的技术能用于寻找不同地质环境中盲矿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