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离辐射诱导BALB/c小鼠骨髓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辐射后小鼠骨髓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芯片上8079个基因中,有660个基因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其中354个基因的表达量增高,306个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在差异基因中功能或部分功能已知基因有222个,对其中差异2.5倍以上基因进行分析,发现表达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免疫与应激、核酸合成、转运蛋白与通道蛋白等多个方面,其中以信号转导和免疫应激相关基因所占比例较多,反映出辐射对细胞损伤的多靶点、多层次及多通路的特点,深入研究这些辐射相关基因在造血辐射损伤中的作用,可为放射病治疗、肿瘤放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过钒酸钠用于辐射损伤治疗的可行性,并探讨酪氨酸磷酸酶在造血细胞辐射损伤中的作用,应用四甲基氮唑蓝(MTT)法观察了过钒酸钠不同给药方式对不同剂量照射NFS-6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过钒酸钠可特异地促进照射细胞的增殖,其促增殖作用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并因过钒酸钠给药方式的不同而各异。对于3Gy照射NFS-60细胞,过钒酸钠以照射后24h给药效果最好,照射前给药与照射后即刻给药差异不明显,而对于5Gy照射细胞,过钒酸钠的最佳给药时间为照射后24和48h,照射前给药优于照射后即刻给药。酪氨酸磷酸酶可能参与造血细胞辐射损伤的进程,应用其抑制剂增强受体信号转导有希望成为放射病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检测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后骨髓及血浆中染料含量并算出骨髓内血浆和全血含量的多少,可反映血管充盈好坏,血管壁通透性高低以及血窦壁破坏出血区域的大小等骨髓血管机能状况。实验结果表明,10Gyγ线全身照射后6小时始,骨髓中伊文思蓝含量、血浆含量和全血含量明显增多。3天达峰值。照后10天仍明显高于正常。10GyX线局部照射区骨髓血管机能呈双相改变。早期变化与全身照射后基本相仿,骨髓内染料滞留量及血浆全血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照后晚期则各项指标可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造血因子受体信号转导在造血细胞辐射损伤时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应用MTT法分别观察了蛋白质酷氨酸和丝苏氨酸激酶及其磷酸酶抑制剂对照射及未照射NFS-6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磷酸酶抑制剂可促进细胞增殖,而激酶抑制剂则抑制细胞生长,同未照射细胞相比,磷酸酶抑制剂对3Gy照射细胞具有更强的促增殖作用,而某些激酶抑制剂则可加重细胞的辐射损伤。提示辐射后NFS-60细胞激酶/磷酸  相似文献   
5.
为深化造血细胞辐射损伤分子机制的认识,应用受体放射分析法观察不同剂量照射的NFS—60细胞照射后不同时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受体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F5—60细胞照射后30min G—CSF受体的Kd值和Bmax值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其中Kd值增加更为显著;照射后24h,1Gy照射细胞的Kd值及Bmax值已有恢复,3、5Gy照射细胞的Kd值未见下降,其Bmax值反而较照射后30min增加更为显著。提示照射后G—CSF受体Kd值的增加可能是造血细胞辐射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