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U(Ⅳ)在分离的有机相(30%TBP-煤油)中、在两相振荡混合和逆流萃取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单级反萃实验研究了有机相中钚浓度、铀浓度,反萃剂的酸度和肼浓度,U(Ⅳ)用量(M_(u(Ⅳ))/M_(Pu)对钚反萃率的影响。通过串级实验研究了在1B槽工艺条件下,M_(u(Ⅳ))/M_(Pu)和U(Ⅳ)加入位置,反萃剂酸度和相比等条件的变化对铀钚分离的影响。给出了铀和钚的净化系数。  相似文献   
2.
磷酸三丁酯萃取钚(Ⅳ)时生成第三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在不生成第三相的情况下,有机相中钚最大浓度(称做溶解度S_(Pu))与水相平衡酸度、温度和稀释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7℃,26℃和35℃时,S_(Pu)在6-7MHNO_3处出现最大值;当温度为17℃和26℃时,在0.5-2MHNO_3处出现最小值。S_(Pu)随正烷烃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初步观察了有机相中加入十二醇对S_(Pu)的影响。在25℃及水相平衡酸度约3.5M时观察了水相平衡钚浓度对第一有机相和第三相中钚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们测定了温度对NaUO_2Ac_3在H_2O中溶解度的影响,在30—80°C之间近于一直线,其方程式为S=0.0015t+0.067. 测定了NaUO_2Ac_3在各种盐溶液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由于Na~+的同离子效应,溶解度随着N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阴离子的影响按Ac~->Cl~->NO_3~->SO_4~-顺序减小。实验证明,当[Na~+]≥1M时,NaUO_2Ac_3在HAc-NaAc和HAc-NaAc-NaNO_3溶液中的溶解度与pH无关,随着HAC浓度的增加NaUO_2Ac_3在其中的溶解度减小。我们还测定了25°C时NaUO_2Ac_3在不同浓度HNO_3中的溶解度,在6—7M以后溶解曲线有起伏性,在9M时达到极大值1.9410克分子/升。NaUO_2Ac_3的晶体结构和组成与沉淀条件(温度、熟化时间和NaAc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用Ar~+激光器的488nm单色光研究了UO_2(NO_3)_2-30%TBP-煤油体系中U(Ⅵ)的光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光照后TBP有机相内含有还原生成的U(Ⅳ)和TBP的主要降解产物DBP和丁醛;生成U(Ⅳ)的量子产额与酸度、温度、TBP浓度有关。光照合0.1mol/l U(Ⅵ),0.2mol/l HNO_3的30%TBP-煤油溶液时U(Ⅳ)的量子产额为0.18。温度大于30℃光照时,会产生显著量的亚硝酸。亚硝酸的生成量与光照功率和U(Ⅵ)的浓度成正比,当酸度大于0.1mol/l时,其量随酸度增加而减少。还初步探讨了U(Ⅵ)在TBP中光化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为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的设计之用,通过还原实验,研究温度、溶液酸度、硝酸羟胺(HAN)与钚的初始浓度比值对HAN还原Pu(Ⅳ)的还原百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低酸和合适的HAN用量有利于Pu(Ⅳ)的还原。用模拟料液进行3A槽和3B槽串级实验的结果表明:3A槽的钚回收率达99.9%以上,3B槽的达99.98%;钚中去铀分离系数达50左右。通过单级和串级实验,研究了含钚30%(V/V)TBP-煤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TBP相亚硝酸同轴(IV)和硝酸的反应,通过实验,求得亚硝酸氧化铀(IV)和亚硝酸与硝酸反应速率的经验式,它们分别为: -d[U(IV)]/(dt)=0.14[U(IV)][HNO_2]~(0.55)/[NHO_3]~(0.43) 和-(d[NHO_2]/(dt))_消=0.16[HNO_2][HNO_3]亚硝酸的变化速率为: d[HNO_2]/(dt)=0.14[U(IV)][HNO_2]~(0.55)/[HNO_3]~(0.43)-0.16[HNO_2][HNO_3]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HNO_3浓度,UO_2(NO_3)_2浓度,Gd(NO_3)_3浓度,NaNO_3浓度以及温度和溶剂辐照对钆分配系数的影响。对S形分配曲线进行了初步探讨。用串级实验研究了钆在逆流萃取过程中的走向和分布。求得钆的净化系数。研究和测定了不同HNO_3浓度、不同UO_2(NO_3)_2浓度和不同温度下Gd(NO_3)_3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