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潜水泵的常见故障,结合潜水泵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智能化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潜水泵综合监测保护的控削器,详细分析了潜水泵故障信息的检测方法与原理,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对潜水泵的温度、温度及机械密封进行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四方台组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井、γ能谱测量及采取的水样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四方台组铀成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构造条件、丰富的铀源、较好的补-给-排水文体系及成矿所必须的泥-沙-泥结构等,具备了古河道砂岩型铀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认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四方台组在砂岩型铀成矿勘探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以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为例,阐述了目标点跟踪法插补原理.该插补算法运算简单,插补精度高,能够满足控制系统高速高精度的要求,且易于实现抛物线、双曲线、螺旋曲线等复杂曲线的插补.将该插补算法应用于DSP运动控制卡中,通过DSP产生脉冲分配,从而实现对控制系统运动过程准确、快速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主要产铀盆地之一,但是盆地北部铀矿工作程度较低,近几年核工业系统在盆地北部进行系列铀矿勘查工作,由于铀成矿条件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松辽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勘查和预测工作。前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北部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对盆地的构造演化未进行系统性分析;目的层的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尚未明确;对目的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未进行系统论述等。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野外地质调查、典型钻孔岩心编录、连井剖面和铀源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深入分析铀成矿有利条件,明确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四方台组、姚家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认为:目的层具备含铀性较好,砂体具有平面分布广、侧向连通性好的特点,且后生改造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圈定了目的层有利砂体的空间展布,并明确了岩石地球化学的空间分布规律,优选了讷南—通南、林甸和拜泉—三道镇3片铀成矿有利地区,为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浙江西部裴岭脚地区早寒武世大陈岭组中发育两套地震事件沉积,通过自下而上共采取了14块含液化脉的样品,分别对脉体和其对应的围岩进行碳氧同位素研究。研究发现:δ~(13)C_(PDB)-w为+0.01‰~-1.09‰,δ~(13)C_(PDB)-v为-0.07‰~-1.51‰,数值均属于正常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区,但每一个样品均显示δ~(13)C_(PDB)-wδ~(13)C_(PDB)-v,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地震驱动造成的泄水构造产生的同位素分馏、后期蚀变和泄水过程中δ~(12)C优先于δ~(13)C从沉积物中迁移所致;脉体和围岩的氧同位素值均表现受强烈的蚀变作用,因为泄水构造在形成过程中伴有热蚀变作用,形成之后,是一个构造薄弱面,易受大气降水、后期热液等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的五指山-虹螺山多金属成矿带上分布有大量的花岗岩侵入体,杜杖子岩体位于成矿带中段,岩石类型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厘定岩体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和对成矿的影响,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和主微量元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杜杖子岩体成岩年龄为168.5 Ma±0.24 Ma,时代属中侏罗世。岩石具富Si、Al、Na、K,贫Mg、Ca特征,属于岩浆晚期高分异形成的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大,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亏损,铕呈轻微负异常。结合区域构造事件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东部俯冲形成幔源岩浆,幔源岩浆底侵为地壳发生部分熔融提供热量,且与熔融的壳源岩浆混合,岩浆物质成分由中性逐渐向酸性过渡。受岩浆分异程度、酸度和碱度的制约,富含矿质的热液在岩浆期后结晶分异形成Au、Cu-Pb、Zn-Mo成矿系列,矿液通过岩浆上拱造成的围岩裂隙带上升、减压、降温,当达到合适的条件时,矿质析出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铀成矿条件及聚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放射性地球物理、水文地质等调查及测量工作,应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分析认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良好,西部超覆带潜水氧化较发育,存在潜地表铀异常;西部斜坡中部水动力系统、断裂控制铀聚集作用明显,是形成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区,主要成矿层位是四方台组,存在不同时期的2种聚铀模式,松辽盆地西部铀矿勘查重点是古河道、河流与支流交叉口及几大水系入湖处的三角洲.  相似文献   
8.
辽西大英昌岩体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在中朝准地台北缘的青龙-锦西断裂带上。通过对大英昌岩体黑云母二长岩花岗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探讨其地质意义。测试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54.75 Ma±0.48 Ma,为中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具有富Si、Al、Fe、Na、K,贫Mg、Ca、Ti、P等特征,为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属于岩浆晚期形成的高分异铝质-过铝质的I型花岗岩。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Ta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Ba、Sr、Zr、Hf等相对富集,具较弱的铕和铈负异常,说明岩浆起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发生部分熔融。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持续俯冲并交代岩石圈地幔,形成的幔源岩浆侵入带来热量使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捕虏少量的幔源物质,形成了壳幔混合的岩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