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纳米TiO2抗菌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纳米TiO2抗菌涂料的抗菌机理、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密胺甲醛树脂(MF)预聚物制备的微胶囊红磷(MRP)样品。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对微胶囊红磷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红磷表面包覆有密胺甲醛树脂,且在不同预聚物质量分数条件下的包覆率均达到97%以上。对红磷样品进行吸湿性、热稳定性及感度表征,结果表明,树脂囊壳能显著降低红磷的吸湿性并提高热稳定性,其吸湿性下降12%以上,分解温度提高约50℃;MRP摩擦感度明显降低,绘制微胶囊红磷感度曲线,得到预聚物最佳质量分数为5%。  相似文献   
3.
应用钛酸丁酯水解形成二氧化钛溶胶对铜粉表面进行包覆处理,样品的耐腐蚀性通过在5%硫酸溶液中浸泡,然后测定溶液在760nm处的透光率来表征,据此研究了不同加水量、加酸量以及溶胶用量对包覆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丁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2,H^+浓度为0.32mol/L,溶胶用量在4%~6%范围内,包覆样品浸泡4h后溶液的透光率为80%以上,而原始样品为15%。应用SEM、EDS、XPS以及XRD对包覆样品进行表征。XPS结果表明,样品表面主要有C、Ti、Sn、O、Cu等元素,其中Ti、Sn元素分别为四价和二价。对空气中放置60天后的包覆样品以及原始粉体的X射线衍射(XRD)检测表明,原始粉体表面有Cu2O存在,而包覆处理Cu粉的图谱中仅出现Cu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4.
程晨  杜仕国  鲁彦玲  刘献杰 《化工进展》2019,38(4):1846-1852
目前微胶囊红磷大多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使用的囊壳原料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可降解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壁材,无水乙醇为壁材溶剂,蒸馏水为壁材非溶剂,采用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红磷,并利用FTIR、SEM及XPS表征微胶囊红磷的形态及包覆效果,同时对样品的热稳定性、吸湿性及感度进行测定,以此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经EC包覆后的红磷样品表面粗糙,包覆率随乙基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多而升高,最高可达94.8%;EC囊壳能有效提高红磷的热稳定性及安定性,降低吸湿率。在保证红磷正常使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取0.6g乙基纤维素、2g红磷为最佳工艺条件,包覆率达93.2%;制备的微胶囊红磷样品热稳定性提高,着火点升高至310℃;10d后吸湿率降低至6.8%,较普通红磷降低约16.8%;微胶囊红磷摩擦感度降至34%,较未处理红磷降低52%。采用相分离法在常温、中性条件下制备EC包覆微胶囊红磷,工艺简便,材料绿色环保,制备的微胶囊红磷样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密胺甲醛树脂微胶囊红磷(MRP)进行改性,并探究最佳工艺条件,以加强其使用性能。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选取TEOS添加量为工艺条件,采用溶胶凝胶法改性MRP,制备硅凝胶-密胺甲醛树脂双层包覆微胶囊红磷(Si-MRP)。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Si-MRP形态及包覆效果进行表征,并进行吸湿率测定、热稳定性分析及安定性测定。结果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RP表面引入一层硅凝胶结构,实现了红磷颗粒的硅凝胶-密胺甲醛树脂双层包覆。TEOS添加量对样品形态及包覆率有一定影响,随着TEOS添加量的增多,Si-MRP形态从光滑层状结构向颗粒堆积结构过渡,硅凝胶包覆率由97.5%降至93.6%。硅凝胶结构提高了MRP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吸湿率,增强了样品安定性。当TEOS与待改性MRP样品质量比为1:2.5时,制备的Si-MRP样品的着火点相对于MRP提高80℃,10 d后吸湿率降至3.7%,摩擦感度降至14%。结论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对MRP实现有效包覆,经硅凝胶包覆后的样品使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酸性溶液中对经一种Mannich碱处理的Cu粉进行了腐蚀实验.热分析结果表明,原始Cu粉在200℃开始氧化,而经处理的Cu粉从300℃开始氧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该Mannich碱与Cu2 形成配位化合物吸附在Cu粉表面,形成Cu/缓蚀膜结构,通过覆盖效应抑制了腐蚀.设计实验分离出该Mannich碱与Cu粉的直接反应产物,并制备了Mannich碱与Cu2 的配合物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明,该Mannich碱是通过分子中的N原子与Cu2 形成配合物而实现保护作用,分子中的O原子未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胶-凝胶法对密胺甲醛树脂微胶囊红磷(MRP)进行再包覆,制备硅凝胶-密胺甲醛树脂双层包覆红磷(SiMRP)。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MRP及Si-MRP进行形态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在MRP表面包覆硅凝胶,包覆率达95. 7%; Si-MRP表面形态相对于MRP更为光滑,样品表面存在少量二氧化硅微球结构。对MRP及Si-MRP进行吸湿性、热稳定性及感度表征,结果表明,硅凝胶包覆后的Si-MRP产物吸湿性下降,90%湿度条件下,10 d后的吸湿率为7. 5%,而MRP的10 d后吸湿率为12%; Si-MRP热稳定性提高,着火点约为450℃,较MRP提升75℃;MRP的摩擦感度为34%,经硅凝胶包覆后,Si-MRP的摩擦感度下降至16%。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适应滤波技术,从中频和射频两方面分析了干扰抵消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射频和中频两种干扰抵消技术进行了比较。自适应滤波技术在语音信号处理、噪声抵消,系统模型识别和医学信号处理等领域已得到大量应用,它是以最小均方误差为准则的最佳滤波器。在滤波过程中,它能自适应地调整滤波系数,其计算量小,算法简单,尤其适合于对实时信号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9.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献杰  闫军  杜仕国  崔海萍  刘小强 《材料导报》2005,19(Z2):95-97,101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由于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其制备方法及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