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和超声方法对在役的七组公交车CNG高压储气瓶组进行了检测,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金属磁记忆方法检测到的可疑区域涵盖了超声检测到的缺陷区域,因此用磁记忆方法检测高压储气瓶,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进程中,现有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在教学训练中如何应用这些海量数据以及如何运用数据分析结果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提供决策支持,成为军事教育技术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数据挖掘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凝土结构损伤信号的特点,引入一种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新方法--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变换,简称HHT)用于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该方法是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提取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再进行Hilbert变换,求瞬时频率、瞬时振幅,得到信号的Hilbert谱.试验中通过对无损伤和有损伤两种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侧向激振检测,对无损伤信号和损伤信号谱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HHT方法能识别结构损伤,且优于常规的Fourier变换方法及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标定了一种被称为正交异性压电复合材料(OPCM)的声发射(AE)传感器.利用断铅信号作为声源,SR-15型AE传感器作为标准传感器,以比较法研究了OPCM的脉冲响应.在玻璃纤维板上重点研究了OPCM的正交异性特性--陶瓷项数量的影响及响应规律的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适于探测表面弹性波,陶瓷项数达到30,正交异性显著,能够很好地减小噪声、边界回弹波等信号对诊断信号的干扰,有助于板类结构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的高精度标定,针对传统标定方法中存在特征点数量较少和标定精度一定程度上受结构光灰度提取精度影响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二维平面靶标改进的线结构光标定算法。该算法在交比不变定理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棋盘靶标获取大量的特征数据点,进而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初始光平面方程。将结构光中心点作为拟合光平面的特征点,依据结构光中心点既在光平面上又在棋盘标定板平面上的特性,筛除误差较大的异常数据点,最后通过筛选得到的数据点优化拟合光平面方程。在一般的试验环境下,光平面标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标定方法在测量精度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岩石断裂面上形貌间的差异性,用花岗岩制成标准的巴西圆盘,由伺服机对圆盘进行巴西劈裂实验。使用岩石激光扫描仪对断裂面进行扫描,取矩形断裂面上一条中心剖线的二维坐标数据,由计算机拟合这条粗糙剖线,以一定长度的线段为步长,搭连粗糙曲线上相近的两个"峰顶",以垂直该步长且方向朝水平线上的向量作为法向量,统计所有法向量偏离竖直方向的度数。由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法向量度数的分布具有尺度效应,即步长越大,其分布越接近于正态分布,而且不同尺度下度数均值左右两边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十八酯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
低温固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及其在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锌和草酸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和焙烧温度对氧化锌晶粒的影响,采用XRD、TG-DTA、IR和TEM等技术进行表征。以不同晶粒的氧化锌为锌源,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NiO/ZnO吸附荆;以噻吩/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微反装置考察氧化锌晶粒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效果最好,合适的焙烧温度为400℃;制备的氧化锌呈球形,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15 nm。活性评价表明,NiO/ZnO吸附剂对噻吩类硫化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实现超深度脱硫;氧化锌晶粒越小,相应NiO/ZnO吸附剂的脱硫活性越高;脱硫前后吸附剂的XRD谱图对比表明,脱硫过程中S以ZnS的形式固定在吸附剂上。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加氢脱硫、吸附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萃取脱硫等轻质燃料油脱硫技术及相应脱硫原理,比较不同脱硫工艺的优缺点,展望脱硫工艺的发展方向,为了得到超低硫含量的燃料油,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使生产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将更多的研究集中于生物脱硫、离子液体脱硫和耦合脱硫等其他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