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水利工程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前身宁波太阳能电源厂)从美国引进了300kW光伏生产线。然而令美国专家吃惊的是,当年引进的这套设备到1998年不但光伏电池年生产量达到了1MW,而且在折旧已经提完仅剩残值时,设备依然完好,正常运转。更令国人叹服的是,进入21世纪他们利用自有资金引进了一整套最先进的设备,使光伏电池生产能力一跃达到了MW。这一步不声不响的举动,就连权威人士科技部石定寰秘书长都始料不及,因为就在去年10月刚结束的中国第七届光伏会议上,石先生在谈到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时也只是说“…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郊区湖泊成为城市发展的优先区域,对湖泊的治理,从防洪、水资源利用、景观娱乐等功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城市新区要求城市防洪标准相应提高,要求湖泊有较大的防洪调蓄能力,而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亲水、乐水的原则和思路,要求减小湖泊水位的变幅,同时协调好湖泊治理及调度运行多目标之间的矛盾。本文以黄石大冶湖防洪调度水位为例,通过对湖泊起排水位、防洪目标水位、圩垸分洪、扩建外排泵站等多种解决方案的研究,综合考虑实际条件以及经济性等因素,提出了通过多种手段综合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供其他湖泊治理及调度水位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4.
欧洲11国鼓励近海风电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达 《太阳能》2002,(6):31-32
  相似文献   
5.
系统平台、编译器以及编译选项的差异,都可能会导致程序的源代码和编译得到的可执行代码之间存在语义差异,仅对源代码进行分析可能会遗漏隐藏在可执行代码里的漏洞。即使在源代码分析中验证了所需要的安全性质,也无法保证不违反可执行代码中的安全性质。本文基于一个二进制动态插装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对程序执行路径进行追踪的原型系统。实验证明,本系统在准确追踪执行路径的同时,能够过滤掉90%~99%的次要指令,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最后,本文对其他的技术方案、现有原型系统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汉江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也是全国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流域。201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两圈两带"发展战略,汉江生态经济带成为了我省的重点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用水需求的迅速增加,如何协调用水需求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矛盾,实施节水控需,加强需水管理,抑制用水过快增长,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实施常规节水措施的前提下,对湖北省汉江流域规划水平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强化节水的节水控需总体方案,以保证流域内各地市需水量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内。  相似文献   
7.
常达 《煤》2011,20(11):60-61
对注氮设备型号及输氮管路如何选择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结合潞安集团华润煤业公司206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采空区注氮工艺进行了系统说明。  相似文献   
8.
双缸直顶式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两种节流调速液压系统,提出了进油路节流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常达  林德才 《人民长江》2010,41(11):70-72
四湖流域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流域内河湖纵横密布,长湖位于四湖上区,是一座承担防洪、灌溉、生态、航运等多功能的大型湖泊。但随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治理污染,改善水环境,需进一步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针对流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满足生态环境和农业灌溉等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联合运用引水和调整优化调度规则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立了以长湖为中心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并求解模型得到合理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历年来湖泊围垦造成湖泊面积缩小,不仅降低了其防洪蓄水功能,还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平衡。为响应湖北省关于退垸(田、渔)还湖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在学习借鉴江苏省多个试点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对推进湖北省退垸(田、渔)还湖工作进行了政策机制方面的一些思考,提出退垸(田、渔)还湖的主要方式,明确还湖范围,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针对重点湖泊开展“一湖一规划”,转变湖泊开发利用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