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TiAl合金叶片铸件液态熔池孤立区形成的判定方法及缩孔的预测模型,对缩孔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显示。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方法模拟缩孔缺陷可以提高铸件模拟缩孔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实践,结合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勘探开发新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基本地质条件、油气类型、油气分布特征、成藏聚集动力、源储关系及成藏聚集模式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具备全油气系统形成条件,油气资源充足、储集层类型多样、输导体系发育,形成以白垩系青山口组烃源岩为中心的全油气系统。(2)全油气系统内不同类型油气资源在沉积体系、岩性组合及物性变化等方面存在关联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常规油藏-致密油-页岩油有序共生的空间分布特征。(3)纵向上,源上常规油、源内页岩油/致密油、源下致密油有序共生;平面上,自盆地边缘向凹陷中心有序发育常规油-致密油-夹层型页岩油-页岩型页岩油。(4)构建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源上常规油浮力充注成藏、源内页岩油滞留聚集、源下致密油源储压差充注聚集3类成藏聚集模式。提出的松辽盆地北部全油气系统新认识,为松辽盆地油气资源的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新思路,将有助于松辽盆地剩余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和新层系新领域快速获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3.
近地表电磁探测多频数字驱动信号产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地表频率域电磁探测对发射信号的要求,以单极性倍频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为基础,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作为硬件平台,构建了基于嵌入式NiosII软核的片上系统SOPC(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实现多频SPWM的数字算法,产生频率间隔小、谐波失真(THD)低的多频数字驱动信号,克服了伪随机法频率间隔固定、系统结构复杂、位流法过分依赖负载线圈、算法复杂的缺点。最后,通过理论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样中氟化物质量浓度存在氟电极洗涤后空白电位不同和电极电位发生漂移的情况,通过实验分析,提出了运用“一点校正”法校正电位漂移的问题,同时论证了“直接取值”法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低的问题,并介绍“一点校正”法的具体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深秋枫叶红,正是外出赏红叶之时。用手机随手拍下的那些深秋美景,如何更便捷的分享到微博呢?用美图看看手机版即可。同时,在这款软件里还可更方便的看图、裁剪图片,以及为图片添加一些简单的特效。一、用美图看看手机版看图选图手机拍摄的图片可以直接在美图看看手机版中打开浏览,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浏览方式。打开软件后,手机系统的相册目录即会显示出来;点击进入后会以非常醒目的九宫格界面为我们显示所有的手机图片。  相似文献   
6.
国内多数滨海城市的填海造地历程 曲折,均经历过粗放式的“野蛮生长”过程, 到如今填海造地区域土地已渐趋饱和状态。 但是,由于过去的土地错位发展,其绿地系 统普遍存在规模不连续、开放共享性不足、 生态脆弱、防灾性能差这四类问题。以天津 市滨海新区填海区域土地利用与绿地系统为 例,提出建立“存量绿色土地库”,对填海造 地区域的存量土地进行生态修补。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市为例,采用早晚高峰OD数据、百度地图实时拥堵数据及POI数据等多元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提取天津市早晚高峰时段“郊住城职”典型通勤行为线路,分析职住分离、道路拥堵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职住分离下的通勤路线主要集中于城郊“住”空间与6—8 km外的中心城区“职”空间之间。职住空间各自高聚集且在一定距离下相对分离会造成通勤路线重叠短时集聚,从而产生拥堵碳排放,但早晚高峰拥堵碳排放特征及形成机制有所差异。“郊住”周边土地功能、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设施在早晚高峰对拥堵碳排放产生差异化影响,如果增加道路网密度及公共交通站点可达性,那么无论早晚通勤均可有效降低拥堵碳排放。以期为大城市功能疏解和交通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加快煤炭产业链的智能化发展是当前环境下保证煤炭稳定供给的重心,而煤岩识别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高煤层探测、智能开采、快速分选精度和效率的关键技术,因此,开展了煤岩高效识别技术方法的综述研究。首先根据使用工况不同,将煤岩识别统筹为接触式识别与非接触式识别,根据技术类别将现有识别技术归类为过程信号监测、红外热成像、图像特征、反射光谱、超声波探测、电磁波探测,从识别机理和技术原理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列举了典型特征下的煤岩差异。其次综合阐述了各种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出工程实际中的煤岩识别技术应用现状;从理论技术研究、工况环境影响、煤岩特征3方面建立了不同识别技术的局限度评价表,超声波、电磁波探测技术局限度最低,红外成像识别技术局限度最高,其中工况环境对红外成像识别局限最明显,煤岩特征对反射光谱识别和过程信号监测识别局限最明显。基于上述局限度,对未来煤岩识别的研究重点提出4点建议:煤岩特征信息的深层挖掘,复杂多变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物理属性相近的煤岩识别新方法,综合地质条件的煤岩识别方法适用性研究,为我国煤岩识别技术发展、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赫  李小可  熊颖  文劲 《化工进展》2023,(2):1073-1079
压裂返排液的无害化处理是页岩气绿色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假酸浆胶(NPG)、聚乙烯醇(PVA)为原料,聚吡咯(Ppy)为光吸收剂,制备了具有双网络套孔结构的超亲水性水凝胶(SH)。以太阳能为驱动力,将基于该水凝胶的界面光蒸发技术用于压裂返排液的核心脱盐降污处理,实现了压裂返排液的低能耗达标外排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1个标准太阳光强度下(1kW/m2),SH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界面光蒸发速率最高为3.59kg/(m2·h),平均光蒸发效率高达96%以上。经脱盐降污处理后的返排液总溶解固体量低于150mg/L,各类盐离子浓度显著降低3~4个数量级,TOC含量去除率高达87.1%。同时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自洁功能,能确保其长期、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面向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探究线上线下融合的交互机制并归纳实体空间的演化逻辑,对实现生活服务资源的供需精准匹配具有重要意义。生鲜零售作为使用频率极高且消费场景丰富的服务设施,是数字生活圈的核心类型之一。基于虚实空间在资源承载中的“中介”作用,以北京市为例分析生鲜零售的线下空间去中介化、线上平台再中介化的功能演化机制,并探究差异化场景的选址因素及服务范围拓展下的配置体系。其中,物流效率、服务体验、社区近端化分别为前置仓式、店仓一体式及传统展销式实体生鲜空间的选址重点。线上互联高效率、线下沉浸可体验的中介性功能互补是生活服务空间演化的关键,也为提升资源的供给效率及公平性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